賀安的鐵騎凱旋回京,北境戰火徹底熄滅,他的威名已傳遍整個大地。然而,回到京城後,賀安深知,這場權力之爭遠未結束,盡管張大人在朝中的力量受到了削弱,但並未被徹底鏟除。若不一舉擊潰他背後的勢力,張大人遲早會東山再起,成為賀安奪取更大權力的障礙。
宮廷風波
賀安回京後的第一個早朝,皇帝依舊端坐在龍椅之上,目光深邃,難以揣測。他早已聽聞賀安平定北境的消息,心中對賀安的能力與忠誠有著極高的評價。然而,朝堂內外的局勢卻讓他始終對賀安有所戒備。
“賀將軍,北境平定,真是國家的福音。朕實在欣慰。”皇帝緩緩說道,語氣中帶著讚許,但也摻雜著一絲若隱若現的戒備。
賀安上前一步,恭敬地抱拳行禮:“臣不過盡了本分,一切都是陛下英明指揮,臣才能不負重托。”
皇帝滿意地點點頭,繼續說道:“賀將軍立下如此大功,朕自當賞賜。但將軍以重兵之威駐守北境,掌握軍權多年,朝中已有不少聲音,認為軍權過重,是否不利於朝廷的安定?”
賀安心中一震,明白這是張大人背後的輿論壓力開始發酵,但他的表情依然冷靜,沉聲回答:“陛下,北境動亂不安,臣必須親自坐鎮指揮,以確保邊境的安寧。軍權雖重,但都是為了守護陛下的江山,絕無他念。”
皇帝目光深邃,沉默片刻,隨後說道:“張愛卿以為如何?”
張大人聞言,立刻上前一步,目光中帶著隱隱的陰冷:“陛下,賀將軍的忠誠無可置疑,但如今國家逐漸恢複和平,或許將軍可以調回京中,專注朝政,讓其他將領輪換駐守北境。”
張大人的話雖然委婉,但明顯帶有削權之意。他意圖通過將賀安調離邊境,削弱他對軍權的控製。
賀安麵無表情,但心中已有對策。他拱手抱拳道:“臣願接受陛下調遣,無論駐守邊境還是留守京中,臣一切聽從陛下安排。但臣認為,邊境雖暫時平定,仍不可掉以輕心,若有突發變故,京城與北境兩地相隔甚遠,調兵馳援恐難以應對。還請陛下三思。”
賀安的話字字珠璣,點出邊境的隱患,直接將張大人削弱軍權的意圖化解於無形。
皇帝沉思片刻,點了點頭:“賀將軍所言極是。北境若有再起戰亂,的確需將軍親自坐鎮。張愛卿,暫時不必再議。”
張大人麵色微變,但他終究不敢正麵反駁,隻能低頭應聲:“陛下聖明,臣遵旨。”
這場權力較量表麵上似乎平靜無波,但賀安已經意識到,皇帝對他的信任並非堅不可摧,而張大人依舊在試圖尋找機會削弱他的影響力。若想徹底掌握朝廷的權力,賀安必須采取更加果斷的行動。
棋局布置
離開朝堂後,賀安回到了府邸,與心腹秦楓密議。
“將軍,張大人這次明顯是想趁機削弱您的軍權,雖然您暫時化解了危機,但他的陰謀仍未消失。”秦楓低聲提醒,神情中帶著擔憂。
賀安輕輕點頭,目光中閃過一絲冷意:“張大人的動作越來越明顯,他已經無力再維持表麵的和諧。他這次的舉動,意味著他正在加緊行動。我們不能再等,必須主動出擊。”
秦楓思索片刻,問道:“將軍打算如何應對?”
賀安站起身來,走向窗前,望著京城的夜空,沉聲說道:“張大人的力量依舊盤踞朝堂,但他並非無懈可擊。我已經掌握了他不少的把柄,這次要徹底揭開他的麵具。”
秦楓眼中一亮,低聲問道:“將軍有何妙計?”
賀安微微一笑,眼神堅定:“張大人的腐敗早已是朝中公開的秘密,但一直沒有人敢直接對他下手。如今我已經掌握了他與外敵暗中勾結的證據,這次不僅要讓他失勢,還要讓他徹底翻不了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