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曾經的因緣上(1 / 1)

自從齊國太後密謀造反之後,太後竟然直接跳過了長子,全力扶持幼子登上皇位,並成功開創出一個史無前例、令人矚目的新局麵——女子亦能入朝為官。

朝堂之上那些曾經追隨先帝的老臣子們便開始接二連三地表示反對太後同意女子入朝為官。

他們認為讓女子參與政事有違祖製,每日呈上的奏折之中,足足有七成皆是對女子為官一事的強烈抵製。

麵對如此洶湧的反對浪潮,太後終於忍無可忍,勃然大怒地下達了一道嚴厲至極的死命令:

“但凡有人膽敢違抗旨意者,格殺勿論!”

盡管眾多官員心中依舊憤憤不平,但終究難以與皇室的權威相抗衡。

自此以後,再也沒有人敢於在朝堂之上公然提及這件事情。

可是,世間總有那麼一些冥頑不靈之人。

其中,以丞相為首的一幫人對於女子當官之事更是堅決反對到了極點。

既然無法直接對抗太後,他們便想出了另外一招來發泄自己的不滿情緒。那便是拿自家的女兒當作籌碼,跟太後賭氣作對。

他們嚴禁這些女子進入學堂讀書求學,更不允許她們踏出家門去經商做買賣,而是將其按照所謂大家閨秀的標準禁錮在家中。

而這一切並不是因為他的“丞相”爹爹,這一切的幕後操作者都是 :闌王!

見丞相大人在屋外一臉嚴肅和懺悔,丞相夫人哪能不知道他在想什麼啊。

倘若時光倒流至十五年之前,那時的他未曾選擇依附於闌王殿下,那麼現今的局勢或許會截然不同。如此一來,三姑娘極有可能踏上仕途之路,成為一名官員。

遙想二十年前。

在先帝當政之時,齊國可謂是戰功赫赫、聲名遠揚。當時的齊國國泰民安,百姓們都能過上安穩幸福的生活。

隨著時間的推移,先帝的野心愈發膨脹起來,竟然妄圖實現統一天下的宏願。為此,他頻繁地向周邊各國挑起戰火,致使那些遭受戰亂侵襲的地方滿目瘡痍、生靈塗炭,真可謂是

“白骨露於野,千裏無雞鳴”啊!

而太後則出身於將門世家,知道戰爭吃殘酷,對於先帝這種昏聵暴虐的行徑實在是無法容忍。

於是乎,她毅然決然地與自己的娘家聯手發動政變,成功地將先帝拉下了皇位,並終止了那場給邊境地區帶來無盡災難的戰爭。

從此,齊國又重新恢複了往日的寧靜與繁榮。

太後原本懷揣著雄心壯誌,一心想要扶持四公主登上皇位,以此向整個世界證明,女性絕不比男性差半分!她堅信,隻要給予機會和權力,女子同樣能夠治理好一個國家。

然而,現實卻殘酷無比。當時的社會風氣極度保守,人們深受封建思想的束縛,對於女子稱帝之事根本無法接受。就連朝堂之上那些位高權重之人,也無一讚同此事。倘若太後執意讓四公主強行即位,恐怕不僅難以令眾人信服,還可能引發叛亂,導致天下大亂。

恰逢先帝駕崩之際,民心惶惶不安。太後深知此刻局勢動蕩,必須迅速穩定局麵。

權衡再三之後,她決定舍棄身體有殘疾的嫡長子,轉而全力支持年紀尚小、僅有十歲的嫡出幼子繼承大統。如此一來,太後便能憑借自己的影響力和手段,牢牢掌控年幼的皇帝,進而左右朝政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