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每個人的人生輝煌的時間也就那麼幾年,有人少年得誌,可成年後平平無奇;有人厚積薄發,大器晚成;當然更多的人,隻有在年輕的時候有一種無所畏懼的豪氣,他們錯把這種豪氣當做自己的成績,產生了一種錯覺。
年輕時,他們自比首富,瞧不起比他們優秀很多的人,甚至還愛看這些人的笑話,覺得超過這些風雲人物隻是機會或者時間的問題。
隨著逐漸長大,在社會這所學校裏走一遭才發現,以前的自己是多麼可笑,而那些風雲人物是有多麼的了不起。
劉昊曾經看不起自己的父親,覺得父親就是一個暴發戶,兜裏有幾個錢就不知道自己是誰了,他也看不起自己的媽媽,覺得媽媽是一個不學無術的嘮叨的婦女。
可自己如今三十出頭,依舊是渾渾噩噩,別說超過父親了,有父親年輕時一半的成績就不錯了。當然,他也可以給自己找個借口,以前的機會多,傻子都能掙錢。可這個借口已經騙不了自己,如果說有機會就可以發財,那現在發財的一定是抓住機會了,而自己顯然沒有抓住機會,所以機會永遠都有,隻是他沒有抓住機會罷了。
從小嬌生慣養有父母的庇護的孩子,成熟的都比較晚,也許成熟的時候,屬於他的時代已經過去了,除非這些孩子突破父母設計好溫室,不然注定一事無成。
許曉娜看著劉昊,有時候總是在反思自己,反思自己到底做錯了什麼,她曾經把所有精力都放在這個孩子身上,各種培訓班,各種社會活動,她從來都不含糊,可結果似乎並不理想。
曾經的劉昊聽話懂事,可如今卻是渾身是刺,母子兩人說不了兩句話,就會爭吵起來,說起離婚的事,劉昊還會埋怨她,就是因為她過多的參與了自己的婚姻,才導致了矛盾的產生,三妮離開這個家庭的一部分原因正是許曉娜的原因。
這讓許曉娜有苦也說不出,自己曾經那麼小心翼翼保護兒子的小家庭,如今卻落了一身埋怨。兩人常常因為這個爭吵,劉昊更像一個青春期叛逆期的孩子,發完脾氣就摔門而出,許曉娜也氣得吃不下飯,睡不好覺。
她想了好久,終於想明白了,原來,劉昊從來都沒有長大,他還像個孩子一樣,在自己的全方位嗬護下,他成了一個巨嬰。如今,他開始反抗,像個中學生一樣的反抗,青春期在他三十歲的時候才到來。
也許劉昊說的對,三妮離開劉昊的最根本的原因是劉昊根本沒有長大,不像一個頂天立地的男人,而這都是自己教育失敗造成的。
用流行的話來說,劉昊被自己培養成了一個“媽寶男”,離開這個媽媽,劉昊根本沒有生活能力,也沒有任何自己的主見。沒有女人會喜歡這樣的男人。
想到這裏,許曉娜忍不住冷笑起來,所有女人年輕時都討厭“媽寶男”,可一旦有了兒子,都想讓兒子聽自己的話。哈哈哈,這真是太好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