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東道主的王小建,非常熱情的打了個招呼。
“沒想到小王村長這麼年輕。”
女記者張媛麗說話的時候,消瘦的臉頰上浮現出兩個淺淺的酒窩,看起來非常討人喜歡。
“麗麗,需要開始錄像嗎?”
攜帶器材的男記者蔡克,在打量了一下周圍的環境後,向張媛麗確認了起來。
“風景很好,錄一些素材吧。”
張媛麗先是看了王小建一眼,再確認王小建沒有露出反對的表情後,才同意了蔡克的看法。
“小王村長,這是在修路嗎?”
入眼便是修路的工地,這件事是根本無法隱藏的。
“對的,這還要感謝政府的支持,政府領導在了解到我們村的情況後....”
王小建年輕,但是該有的政治意識還是有的,什麼話該說,什麼話不該說,他已經打好了草稿。
省電視台來到清水村采訪,本就帶有一定的政治目的,所以王小建的回答非常合格,幾乎不用剪輯就能播出。
“小王村長,沒有來之前,我從其他人的口中了解到,清水村以前並沒有路,修路也不在計劃範圍內,是因為您擔任了村長,才讓村子發生了這麼大的變化。”
這個問題並不在采訪範圍內,張媛麗隻是因為好奇,才向王小建問出了這個問題。
“嗯~上級在製定規劃的時候,是需要進行多方麵綜合考慮的。清水村之前在不在鄉村道路的覆蓋範圍內,這件事我不太清楚,畢竟我到清水村任職才不到一個月。”
“而且我個人認為,修路的最大原因並不在於我的到來,而是因為清水村的村民,用自己的努力,向上級證明了修這條山路是一件非常有價值的事情。”
王小建的回答非常完美,至少張媛麗是這麼認為的。
她作為省電視台的記者,采訪過省內外的無數個成功人士,但是像王小建這種始終保持謙遜的年輕人,依舊沒有見過幾個。
“您好,能采訪一下您嗎?”
趁著一個修路師傅喝水的空隙,張媛麗帶著扛著攝影機的蔡克走到了他的麵前。
“你..你好....”
雖說已經接到記者要來采訪的通知,但是真正麵對采訪的這一刻,工人還是非常緊張的。
“請問您是清水村的村民嗎?”
“不是,俺是施工隊的。”
這沒有造價的必要,所以工人如實回答了問題。
“請問您感覺這條路施工難度大不大?”
張媛麗又拋出了一個問題。
“難度?這條路修起來難度根本不大,反正沒有俺們在青藏高原上修路的時候,遇到的問題多。”
“您曾經在青藏高原上修過路?”
雖然這次出來的主要任務是到清水村進行采訪,但是這並不妨礙新聞嗅覺敏銳的張媛麗搜集其他的素材。
一旁的王小建看到這一幕,並未出言阻止,而是拉著周闊來到了一邊,並掏出了口袋中的煙。
“沒想到老肖還經過藏。”
點上煙抽了一口的周闊,看著不遠處長相平凡,言語笨拙的工人,頗為感歎的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