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簡單的寒暄後,眾人被引到了老村長的家中。
得到消息趕回家的李青青,則給眾人倒上了熱水。
“小王村長,來的時候,我們已經簡單的目測過。”
劉隊長也是一個實在人,並沒有和王小建打太久的官腔,而是直截了當的聊起了修路的事情。
路上雖然有兩座山,但是山坳的地方比較平緩,繞一些路就行。
這麼做,勢必會增加路的長度。
長度增加,意味著費用也會增加,劉隊長必須要考慮王小建這個甲方的意見。
“按照最佳方式處理,路修在山坳裏,還能減少汽車爬上爬下的危險性。”
多少有些常識的王小建,在思考片刻後,便做出了決定。
“還有一件事,不知道咱們村裏有沒有狩獵隊?”
“狩獵隊?”
王小建不太明白劉隊長為什麼會問出這個問題。
“我們來的時候,在山上看到了不少野生動物活動的痕跡。”
工人要是在修路的過程中因為野生動物的襲擊而受傷,需要賠付的金額遠遠超過20萬元。
劉隊長考慮到這個問題,也不無道路。
“關於野生動物的事情,我會上報到縣裏,同時還會聯係鎮上的狩獵隊,讓他們派專人來保護咱們施工人員的安全。”
“那就太謝謝了~”
最後一個疑慮被打消後,劉隊長與王小建約定了明天早上在進山的路口彙合後,便帶著人匆匆往回趕去。
擔心自己會忘的王小建,在經過深思熟慮後,計劃把與施工隊溝通聯係的重任交給馬獸醫。
不是王小建想偷懶,而是王小建深知自己一個人的能力有限,不可能照顧到所有的事情。
現在把事情分攤下去,他隻對眾人無法解決的事情負責,不僅能夠提高效率,還能鍛煉眾人的能力。
“小村長好~”
站在村口曬場上剛做出決定,兩個人就從林子裏鑽了出來。
“趙叔,這是買的什麼?”
看到背上背著大包小包的趙得柱夫婦,王小建趕緊上前伸出了援助之手。
“我自己來,自己來~”
趙得柱背上背著東西,哪能扭得過王小建。
最終,王小建幫他背了三分之一的物資。
回去的路上,王小建詢問起了建築材料的事情。
趙得柱給了兩個解決方案,第一就是發動村裏的村民去路邊親自背。
第二就是讓供應商把材料送到村子,不過需要和他們協商送貨費用。
王小建的想法是讓供應商把材料直接送到村裏,畢竟村裏的男人也就是那麼多,現在每天還要分成一部分人進縣城去送菜。
但是卸下背上材料的趙得柱和隨後趕來的李滿倉,卻認為王小建這是在浪費錢。
水泥一袋的重量是25千克,兩袋才50千克,他們這些清水村的好漢子,基本上都能扛得動。
雙方誰都無法說服對方,最後把路過的村民吸引了過來。
隨著人數越來越多,得到消息的老村長也趕來了。
“小王,讓村裏的人出點力吧~”
出乎王小建的意料,老村長居然站到了村民的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