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鹹亨癸酉年間673年1月5日
“山陰柳家女,九日采茱萸。複得東鄰伴,雙為陌上姝。
插枝著高髻,結子置長裾。作性常遲緩,非關詫丈夫。
平明折林樾,日入返城隅。俠客要羅袖,行人挑短書。
蛾眉自有主,年少莫踟躕。”——————麻煩注:【茱萸女】萬楚作
清風明月天,西廊樓閣下。
香閣內柔紗輕掛,燭影飄搖,微風輕搖,掠的輕紗微微翻飛。
一陣感淒惆悵的清唱自閣中傳出,伴著韻和天地的曼妙旋律,哀怨淒楚的傳向夜空。
一位眉目如畫的俏佳人正在閣中撫琴彈奏,春蔥白玉般的纖纖十指如流水行雲一般,輕柔而快絕的撥動琴鉉。
一曲終了,輕輕挽袖起身,蓮步輕移的走至窗前,任銀白如水般月光照在她美麗如仙的嬌豔臉頰上,更是突出她如畫的麵容,瓊鼻尖尖,一點紅唇不點而朱,柳葉眉彎彎直入發簪,一對水盈盈的含情大眼,此時卻哀愁的望著月空,紅唇輕啟發出吟哦般的一聲輕歎。
她本是書香大家的小姐,閨名穆婉蟬,自幼聰明伶俐多才多藝琴棋書畫無所不精,被鄉鄰族人稱為“女伯牙”。
但世事多變,家族裏因一位族叔在京做官與同僚不和而遭人陷害,被皇上下令誅滅九族,悲傷無奈之下隻有改名換姓背井離鄉。
穆父是體質輕薄的讀書人,年紀老邁那禁得起遷徒之苦,又遇上黃河泛濫引起的瘟疫一病不起,撒手西歸。
母親和她為了籌借老父的湯藥銀兩,不但變賣光了隨身行李金銀首飾還欠貸下了不少債,更是在洛陽名醫陳逢春的醫館拖欠了一大筆的湯藥診金。
可憐母親一位官家小姐出身的婦人為了丈夫日夜操勞,母女二人接些縫補的活計賺些銀兩,但是也是杯水車薪,但是就算如此老父也是久病難長撒手西去,母親勞累與悲傷之下隨即病倒很快也追隨丈夫而去。
隻留下她這個孤苦伶仃的小小幼女在這濁世漂泊,好在陳逢春大夫仁心仁術不但不催要藥款反而還出錢替她安葬雙親,免去了二老薄席裹身之苦。
但是欠下的其它債款甚巨陳大夫也無能為力,無奈之下穆婉蟬以十三歲的幼齡投靠一名聽說是父親同鄉的青樓嬤嬤,在她所開的青樓掛牌獻藝賺取金銀來償還債務。
這位嬤嬤雖在紅塵打滾多年,但是心地還算不錯也很同情佩服她幼女賣身葬父葬母的孝行,並未讓她拋頭露麵,隻是在客人眾多時讓她在屏風紗幕後彈彈琴以愉賓客。
沒料到她天資聰穎,一手琴藝如天界仙音這些許年來穆婉蟬漸漸聲名遠播,替她賺取的金銀無數到真是她未曾料到的了,自然更加疼惜於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