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天創新需要一雙善於發現的眼睛
勇於創新和靈活應變,是企業持續發展、克敵製勝的源動力。然而隨著企業規模的變大和業務的成熟,多數公司都會自然而然地傾向安於現狀、保守行事。因此,如何永葆組織的創新激情與靈活求變精神,成為企業管理者的一項長期任務。
——李彥宏
現代社會,競爭越來越激烈,想讓一個企業在競爭中能占有一席之地,最好的選擇就是不斷去創新,真正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精。
沒有創新,猶如一潭絕望的死水,沒有辦法向前流動、向前進。“一招鮮,吃遍天”,許多企業之所以能在風雲變幻中屹立不倒,不斷發展,在於它們擁有自己的、領先於他人的核心技術。很多時候,用錢能買到的往往隻是產品,而產品的製造過程、核心技術並不能買到,當然這也是一個企業的非賣品,是它們賴以生存的根本。
作為一個管理者,要深刻認識到創新對於一個企業未來走向的重要作用,要有一雙善於發現問題的眼睛,在觀察中捕捉靈感,在生活中發現商機。
有一次,海爾冰箱海外產品經理邵宏偉來到英國曼徹斯特小鎮,在住戶家中,他也會幫著幹點活,與住戶討論有關冰箱的使用情況。
在與住戶的交流中,邵宏偉發現了一個問題,住戶家中的冰箱高度比預留的空間高度矮了不少,讓人看上去感覺很不合理。原來,該住戶喝啤酒時喜歡加冰,本想買一台帶製冰機的對開門大冰箱,不過這種大冰箱根本進不了家門,在預留的空間位置更是放不下。到頭來,他就隻能買一台較小的冰箱。邵宏偉還發現,該住戶喝啤酒時隻能加冰塊,如果想加冰屑的話就必須用刨冰機把冰塊打碎,這樣就十分麻煩。
這一情況激發了邵宏偉的研發靈感,回國後他立刻指導研發。2004年8月,海爾推出了“專為英國用戶設計的超薄對開門大冰箱”——它的寬度剛好可以進入英國住戶的家中,而且,它的製冰機能製取冰塊和冰屑。
這款冰箱剛在英國市場上市,就接到了占當地大容量冰箱40%份額的訂單。
管理學大師德魯克曾經指出,“管理是一種實踐,其本質不在於‘知’而在於‘行’,其驗證不在於邏輯而在於成果,其唯一權威是成就”。作為一個管理者,要善於創新,敢於創新,有一雙善於發現、善於觀察的眼睛,從一些細微的、容易被人忽視的地方發現可以有所作為之處,這樣才能不斷激發自身的創造性思維,為企業的發展提供幫助。
第65天創新要適合企業的發展之路
想想這十幾年以來,我自己生命當中,經常說的就是認準了就去做,不盲目創新,不跟風,不動搖。同時對自己要有清晰的判斷,一個人應該做自己最擅長的事情,同時也做自己最喜歡的事情,這樣的話,做成的概率會很大。
——李彥宏
企業的發展離不開創新,能夠創新的企業才有未來。但是,值得我們注意的是,創新要與企業的發展目標與方向相吻合,盲目創新並不可取,這也是許多管理者在鼓勵創新卻依然麵臨失敗的一個重要原因。
創新的目的是為了給企業謀取更大的利益,它不是時裝秀,不是趕時髦,專挑別人還沒涉足的;也不是瘋狂跟風,看到別人、別的企業的某一領域有所成就,也想在那一領域分一杯羹,結果投入重金去搞研發,也難以取得預想中的成績。創新重在務實,從企業的長遠出發,適合企業發展的要求。
在我們的思維裏,一個服裝企業,自然以生產、銷售服裝為主導業務;而一個啤酒企業,那自然是以生產、銷售啤酒為主導業務,不過,像重慶啤酒這樣的企業,完全成為人們眼中的另類,他們斥巨資研發治療性乙肝疫苗。
2009年,重慶啤酒的股份每股在22元左右,由於過於相信治療性乙肝疫苗的光明前景,股價一路飆升,最高時達到每股83.12元。2011年12月7日,重慶啤酒不得不如實披露治療性乙肝疫苗的二期試驗結果:治療性乙肝疫苗與安慰劑療效差不多,該疫苗是失敗的。如此一來,重慶啤酒的股份直線下降,市值蒸發260億元以上。
一家啤酒企業研發乙肝疫苗,可以說是一個技術創新,如果能夠取得成功,對眾多患者而言也是一個福音。隻是這個世界性難題哪有那麼容易攻克,一位藥企的高管就曾直言,開發新藥的失敗率極高,而且動輒數億美元甚至數十億美元的投入,歐美頂尖藥企尚且未能研發出治療性乙肝疫苗,僅憑重慶啤酒億元級的投入怎麼能研發出來?
對於很多的管理者而言,盲目創新的原因不外乎兩點:一是沒有經過認真的調查和估算,隻是在腦子裏把一個概念性的東西組織了一下,自己認為可行就行動了;二是盲目地自信,把自己的能力無限放大,結果在遇到實際問題時往往以失敗而告終。
管理者的決策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一個企業的未來發展趨勢。作為一個管理者,敢於創新是一件值得提倡與鼓勵的事情,但要著眼於企業的發展目標,立足於實際,多在自己擅長的領域做文章,而不能輕易涉足一個完全陌生的領域。
第66天逆向思維,打造成功
很多時候你隻需要換個思維方式,便可能打造完全屬於自己的成功之路。
——北大光華管理學院管理課理念
逆向思維是與正向思維相對而言的,正向思維是我們運用得最多,也最普通的一種思維方式,當我們在遇到問題的時候,總是首先習慣性地運用正向思維去思考解決問題的辦法。與這種常規的思維方式相比,逆向思維則是一種非常規的思維方式,隻要運用得當,就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尤其對於一個管理者而言,逆向思維更是十分必要的。
以前的圓珠筆有一個讓人感到頭痛的問題,那就是“漏油”,這既讓消費者在使用時感到極大的不便,也讓廠家感到頭痛。通過分析不難發現,造成“漏油事故”的主要原因有兩點:一是滾珠本身耐磨性差,還沒等筆芯裏的油用完就出現磨損的情況;二是筆芯本身裝油量太大,在滾珠出現磨損的情況時筆芯裏的油還沒有用完。大部分的廠家隻是習慣性地看到了第一個原因,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把精力全部放在如何提高滾珠的耐磨性上,結果在很長的時間裏也沒能取得突破。而日本一家自動圓珠筆公司在經過仔細考慮後,反其道而行之,他們隻是輕輕鬆鬆地用一招就簡單地解決了問題,那就是減少筆芯的裝油量,讓筆芯裏的油在滾珠出現磨損之前就用完。這家公司因此一舉成為日本的著名企業,擁有了獨家生產10年的專利權。
這就是逆向思維的力量,當人們都用習慣性的正向思維去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時,不妨改用逆向思維試著去想想。許多人對逆向思維並不感到陌生,隻是在自己遇到實際問題的時候,還是習慣於常規,致使一些本來不太難的問題也變得棘手。
如果一個企業的管理者缺乏逆向思維,就會習慣於別人做什麼,便讓企業也做什麼,而不會考慮在別人不擅長的領域去挖掘成功。
作為一個管理者,不能讓自己局限於常規性的正向思維當中,很多時候,反過來想一想會有更好的發現和處理問題的辦法,認清企業的發展方向。逆向思維不但有利於打破傳統思想和觀念,發現認識上的錯誤;對於正確的認識,也可以進一步確立它的正確性。
第67天著眼於市場,創新才卓有成效
在創新之前,一定要擁有清晰的發展規劃!
——俞敏洪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一個企業想要獲得長遠的發展,就需要有自己的核心競爭力,這樣才能在激烈的市場角逐中滿足消費者的需要,吸引消費者的眼球。不管是什麼企業,最終目的都是要讓自己的產品走向市場,擁有自己的消費人群。
1987年,美國銥星公司開始“銥星係統”計劃,1998年11月1日投入運營,開創了全球個人通信的新時代。這是一係列尖、高技術的結晶,它的目標是建立一個把地球包起來的“衛星圏”。在銥星的廣告詞中,通話網絡將會覆蓋世界的每一個角落。當然,“銥星係統”計劃也曾被很多人看好,是外界公認的現代通信的一個裏程碑。不過最終還是沒能逃脫失敗的結局。2000年3月18日,銥星公司宣告破產,一個耗資50多億美元的“銥星係統”從此也就淡出人們的視線。
銥星公司走向失敗的原因是多方麵的,決策失誤、營銷觀念落後、債務危機等都是造成其失敗的原因,不能滿足市場需要也是其中之一。銥星公司曾經錯誤地認為,隻要技術先進,價格並不會影響消費者的購買欲望。現在看來,這種觀點顯然是不對的。消費者更喜歡物美價廉的產品,雖然銥星的高科技含量深受好評,但價格高、話費高成了銥星的一塊硬傷,對許多的普通消費者而言,隻能是可望而不可即,而且,會有多少人需要在那些不毛之地通話呢?到2000年3月,銥星係統的全球用戶隻有5.5萬個,而中國的用戶不到1000個,而在銥星方麵的預計中,僅初期在中國市場就要做到10萬用戶。銥星要想實現贏利最少需要65萬個用戶,5.5萬與65萬顯然相差太大。所以,科技再新潮也要滿足市場的需要,從消費者的真實需求出發,隻能滿足很小一部分人需要的產品難以占領一塊市場。
作為一個管理者,在堅持創新、鼓勵創新的同時,也要關注市場的變化與真實需求和消費能力,要有一個明確的市場定位和市場分析,不能僅憑自己的個人意願、個人好惡去判斷一個新產品有無廣闊的發展前景。很多東西,如果完全超出了消費者的消費能力,不能被消費者接納,再高、精、尖也是枉然。
第68天速度不是創新的全部
創新的確可以加快企業的發展速度,但也要講求“穩”!
——北大光華管理學院管理課理念
在我們的眼中,很多事情都講究一個“快”字,企業發展越快越好,產品更新越快越好……不過,創新不是一個簡單拚速度的過程。正如高鐵一樣,不管它的速度提到多快,如果出了事故,技術上有缺陷,那也得把速度降下來。更嚴重的是,人們對其會有一定的懷疑心理,有的人出於安全考慮,會選擇其他的出行方式。
當雀巢速溶咖啡剛剛走向市場的時候,他們將廣告宣傳的重點放在“速溶”兩個字上,因為這種新式的速溶咖啡打破了傳統的喝咖啡方式,不用煮,不用洗煮具,突出其方便、快捷。本以為這樣能夠抓住消費者的心,沒想到消費者對這種新式咖啡並不感興趣,反而認為使用這種咖啡是一種懶惰的表現,銷售業績十分慘淡。
原來,在許多家庭婦女看來,給丈夫和孩子細心地衝上一杯咖啡能夠顯出自己的體貼和關愛,衝一杯速溶咖啡雖然方便,卻會使自己留給他們的形象大打折扣。
當雀巢發現了問題的症結後,馬上改變了原先的思路,將廣告的重點轉向表現產品的純度、口感和味道上,並強調雀巢咖啡是“真正的咖啡”、“味道好極了”,等等。就這樣,速溶咖啡避開了家庭婦女們的偏見,給她們的不再隻是消極印象,成功地打入市場,深受消費者青睞。
所以說,單純地強調速度快並一定就完全是好事,它不能作為創新的全部內容。作為一個管理者,在鼓勵創新、堅持創新的同時,也要掌握好一個度。
創新能給企業的發展提供一個加速度,但簡單的一個“快”字並不能完全體現出創新的全部內容。企業要發展,首要是一個“穩”字,然後才能追求“快”。
第69天創新是成功的一大捷徑
成功之道,唯有勇於創新,不斷變通才能夠贏!
——俞敏洪
這是一個快速發展、信息化高度發達的時代,產品更新換代的周期變得越來越短。很多時候,如果不能對現有產品進行技術革新,很難抓住消費者,最後會使消費者一點點流失。
這是一個講求效率、講求創新的時代,敢於創新才能讓企業不在一棵樹上吊死,不在一條道上走到黑,才能在激勵的競爭中披波斬浪,充滿競爭力。作為一個管理者,要能夠正確地把握企業的發展現狀和行業的發展動態,為了企業的發展,要有創新的管理思路,敢於打破原有的思維模式。
英國的潔裏米冰淇淋公司生產的超級冰淇淋口味獨特,在歐美地區深受歡迎。
勞森是潔裏米冰淇淋公司的老板,當他剛進入謝菲爾德大學後,便在宿舍裏做起了冰淇淋生意。不久,兩個夥伴喬恩和伯德也加入了。勞森賣掉大部分債券自己投資,並拿出他高中時挨家挨戶上門推銷淨水器掙的6萬美元,和他們合夥開了這家公司。經過市場調查,勞森發現,20多年來,冰淇淋的口味一直沒有變化,他意識到,這將會成為他們取得成就的一個十分關鍵的因素。他采納了啤酒商漢斯的建議,使用啤酒釀造技術製作口味奇特的冰淇淋,同時他與當地的乳酪廠聯係,由他們提供特製的奶酪。
由於在口味上的成功創新,產品一上市便出現供不應求的情況。當然,這也讓他們取得了豐厚的回報。
作為管理者,如果沒有創新意識,就算他具有很高的學問,也很難在事業上有大的突破。想讓知識產生更大的能量,就需要在創新意識的指導下大膽突破。
對於很多企業來說,無論是新產品的研發、產品的銷售,還是企業的內、外部管理,在很大程度上都與企業決策者和管理者的創新能力有著重要的關係。很多企業似乎也有“七年之癢”,很難在激烈的競爭中謀得一席之地。許多企業輝煌一時,卻終究難逃被淘汰的結局。作為管理者,需要從眾多的失敗的案例中發現問題所在,不能墨守成規。想讓企業有著長久的發展,就需要富有創新意識,不斷順應市場需求,並能在一定程度上引導市場需求。
第70天創新需要發揮比較優勢
中國的許多企業之所以發展緩慢,缺乏競爭力,就是因為沒有打開限製他們競爭的既有疆界,沒有把眼光放到更多的行業,更多的客戶群體。
——餘世維
一個能在激烈的競爭中占得一席之地的企業,自然有其別人不及之處。一個能夠取得進一步發展的企業,在鼓勵創新的同時,更要讓自己在有比較優勢的項目上更進一步,給企業帶來更大的利益。
1972年,新加坡旅遊局給總理李光耀打了一份報告,大意是說,新加坡沒有埃及的金字塔,沒有中國的長城,沒有日本的富士山。除了一年四季直射的陽光,我們什麼名勝古跡都沒有,拿什麼去發展旅遊事業。
看過報告後,李光耀十分不滿。他在報告上批了一行字:有陽光就夠了!
後來,新加坡利用那一年四季直射的陽光,種植花草,在很短的時間裏,發展成為世界上著名的“花園城市”,連續多年旅遊收入列亞洲第三位。
對於一個企業而言,也許它的綜合實力不及對手,但在其中的某一項或幾項上卻占有一定優勢,這就需要在改善不足的同時,爭取在優勢項目上有更大的突破,這樣把企業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在競爭中取得更大的優勢。
在激烈的競爭中,管理要讓員工清楚自己所在企業的競爭力與競爭優勢,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同時,鼓勵他們在那些優勢項目上大膽創新,逐步建立與加強自己的核心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