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子墨是在孩子上了小學之後才開始意識到這個問題。
如今社會上越來越多的小學生竟然也開始卷入了“內卷”的浪潮之中。
他原本以為這種激烈競爭和過度努力的現象隻會出現在成年人或者中學生群體裏,但沒想到就連那些本該天真無邪、無憂無慮享受童年時光的孩子們,也被這股無形的壓力所籠罩。
看著一個個小小的身影背著沉重的書包,穿梭於各種輔導班和興趣班之間,陳子墨不禁感到一陣心疼。
有很多孩子,每天除了上學,晚上還要上語文,數學,英語補習班。
除此之外,還有什麼交際班讓你有社交能力鍛煉你口齒伶俐。
還有什麼小主持人班。
這些感覺完全是智商稅啊,一問家長為什麼要報這些班,他們說別人都報,他也報。
這就是完全沒有自己的思考。
這些孩子過早地失去了玩耍嬉戲的機會,每天都在忙碌的學習生活中度過,他們稚嫩的臉上少了許多應有的笑容和朝氣。
但是如果孩子有喜歡的東西,那給他報班還是可以理解的。
如果他不喜歡,還要強製給他報,那確實是痛苦。
陳子墨在這天晚上等孩子睡著之後來到臥室跟老婆商量。
方教授這會戴著眼鏡正學習呢。
他一直覺得學習是永無止境的。
就如同那廣袤無垠的宇宙一般,無邊無際、永無止境。
它沒有盡頭,也不存在所謂的最終目的地。
無論一個人已經積累了多少知識和技能,前方永遠都有更多未知等待著去探索與征服。
隨著年齡增長,要不斷深入鑽研專業領域,提升自己的能力水平。
但即使如此,仍不能說已經學夠了。
因為世界始終在變化發展,新的技術、理念層出不窮。
昨天還被視為真理的東西,今天可能就會被推翻或改進。
所以隻有持續保持學習的狀態,才能跟得上時代的步伐,不被淘汰出局。
而且,學習並不僅僅局限於書本知識或者學校教育。
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都是學習的源泉——與人交往時能學到溝通技巧和為人處世之道;麵對困難挫折能夠磨練意誌品質……可以說,隻要有心,處處皆學問。
總之,學習是一場沒有終點的馬拉鬆賽跑,需要我們用一生的時間去堅持和追求。
唯有如此,方能在這個充滿挑戰與機遇的世界裏不斷進步,實現自我價值。
陳子墨不打擾,他選擇靜靜地坐在一旁。
目光溫柔地落在正在專心學習的老婆身上。
他看到她時而眉頭微皺,似乎遇到了難題;時而露出會心的微笑,顯然是攻克了難關。
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終於,老婆停下手中的筆,輕輕地揉了揉太陽穴,稍作休息。
陳子墨見狀,緩緩起身,邁著輕盈的腳步走到老婆身邊。
他彎下腰,小心翼翼地伸出雙臂,仿佛生怕驚醒了這隻美麗而專注的“小鹿”。
當他的雙手觸碰到老婆那柔軟的身軀時,一股暖流瞬間傳遍全身。
接著,他輕輕用力,將老婆從座位上抱了起來,讓她依偎在自己溫暖的懷抱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