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邊境病變(1 / 3)

岩扉要塞,這裏是曾經被獸人攻陷的,人類守護東部平原最初也是最後的一道堡壘。. .

在獸人主力被屠戮一空,所有幸存的獸人都龜縮回了北部丘陵,這座近乎半毀的破損要塞自然也是被人類給搶奪了回來。

岩扉要塞一共分成三層,並且用了岩扉要塞的建立者,第一位駐紮在岩扉要塞的將領,後來吉安帝國的開國皇帝安東尼·馬瑞吉安的名字命名,從外往裏數,分別是‘安東尼之門’、‘安東尼之盾’和‘安東尼之歎息’。

雖然岩扉要塞是人類的唯一屏障,但實際上因為近代人類高層因為安逸的生活而逐漸變得腐朽昏聵,所以即便有先祖共通把守此地的約定,但實際上除了一些刺頭雜牌軍之外,其他國家基本不會派遣什麼像樣的軍隊過來幫忙駐守——特別是在獸人的危險幾乎已經被解除的現在。

唯一值得慶幸的是,因為吉安帝國需要把守東部平原的大門,而且國家領土也不算大,甚至和最強盛的帝國霍恩戈拉特帝國的一些公國麵積不相上下,絕大多數的國家都不想因為這麼屁大點的地方而惹上這麼個麻煩事,所以吉安帝國東麵幾乎沒有外憂,而接近北部丘陵的艱苦生活和常年與獸人的征戰也導致了這個國家異常團結——要知道吉安帝國的皇族幾乎每一代都有王子在岩扉要塞戰死,這種與士卒同生共死的情況在其他帝國是幾乎不可能生的,絕大部分帝國的王子就算死,一般不是死於絕症就是死於肮髒的宮廷鬥爭之中。

也正是因為如此,吉安帝國的皇族受到了國民們普遍的擁戴。

因為兵力不足的關係,吉安帝國對於岩扉要塞的駐軍自然也不可能和帝國全盛時期相比。

隻有在‘安東尼之歎息’後方的才是吉安帝國本國的精銳兵力,現任吉安帝國四皇子法奧·馬瑞吉安就率領著一支兩千五百多人的精英衛兵駐紮於此。

在‘安東尼之盾’後麵的則是各國派遣出來的雜牌軍,雖然他們普遍都不服管教,不過在後方就是吉安帝國最強軍隊的長矛的生命威脅下,還是隻能乖乖地駐守在那裏。

不過他們還算幸運的,最倒黴的則要屬岩扉要塞最外層,‘安東尼之門’後麵的那些傭兵、奴隸或一些其他亂七八糟想要建功立業的散兵遊勇了。

這三個級別的士兵合起來,就是在東部平原中赫赫有名的‘邊境戍衛’了。

其他姑且不論,光是裝備上,這些散兵遊勇就和吉安帝國的士兵們有著相當大的差距——吉安帝國的士兵們都有一塊全鋼製的簡易胸甲,籠手和肩甲也用料十足,身上穿著米妮紗布料織就的紅藍兩色製服,頭上全覆式頭盔不僅防護性能優良,而且上麵還裝飾著蒼孔雀的長長尾羽,看起來威風凜凜精神十足;反過來,安東尼之門後麵的雜魚就隻是穿著普通的麻布衣服,甚至有些人隻是拿裝麵粉的袋子掏了三個洞,往自己身上一套就算一件衣服,所有人都看起來髒兮兮的……

武器方麵就更不用了。

吉安帝國的每一名士兵都有一把精鋼打造的長劍,一把護身短劍,一根長矛,甚至靴子裏還有一把可以當做匕使用的飛刀。一些特殊職階的士兵更是配備了特殊裝備,譬如一人高的鐵質大盾、近乎加粗狼牙棒的戰錘、能夠爬牆鉤人的鎖爪等等。

而散兵遊勇們則更多的拿的是綁著石頭的木棍,或是其他一些類似的‘武器’,乍一看簡直就好像還在石器時代似的……偶爾有一兩個拿匕的,都會被其他人好一陣羨慕,隻有那些打定主意想要建功立業的流浪傭兵才會用上好一些的武器。

白了一點,安東尼之門後麵的人,幾乎都是炮灰。

不過也不是所有在安東尼之門後麵的人都是這副模樣,偶爾還是會有一些例外。

譬如喬尼亞。

他曾經是一位騎士侍從,不過後來那位騎士老爺在一場領主之間爭風吃醋的戰鬥中不心失手摔下了戰馬,被一群泥腿子給踩成了肉泥,騎士老爺的家眷認為是作為侍從的喬尼亞沒有保護好那位騎士老爺,想要讓他陪葬。

好在那個地方的領主還算仁慈,得知了此事之後,讓喬尼亞充當了被遣送到吉安帝國當炮灰的成員,不用因為騎士的尊嚴(即便是騎士侍從也有這方麵的驕傲)而被一群手無縛雞之力的婦孺給弄死,而且死後還要身敗名裂了。

也正是因為如此,喬尼亞是安東尼之門後方為數不多有著不亞於吉安帝國士兵全套裝備的人。

雖然並沒有上過多少次戰場,不過作為一個經驗者,哪怕隻上過一次戰場,他也要遠遠強於九成的炮灰——更加值得那些炮灰們尊重的是,喬尼亞是上一次獸人攻破岩扉要塞後為數不多的幾個幸存者之一!

“維綸,你又在看那本書了。”

喬尼亞一邊用並不算多幹淨的麻布擦拭著自己的劍,一邊對著不遠處那個男孩道。

維綸是他在之前岩扉要塞大戰後撿回來的孩子。

據維綸所,他也是安東尼之門後麵的炮灰之一,獸人入侵前不久才剛剛入行,沒想到入行沒多久就因為獸人入侵而受了重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