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用腦銷售才是硬道理(5)(1 / 3)

日本繩索大王島村方雄在起步之初,深感廠商與客戶群體的培養對商家的重要性。於是,他決定要不惜一切代價,建立起自己的客戶群。經過69次的艱苦努力,他從銀行貸款100萬元。然後在麻繩原產地大量采購麻繩,再以原價售出。

一年之後,“島村的繩索確實便宜”的名聲四方傳頌,訂單源源不斷地飛來。於是,島村就開始亮開底牌了。他拿著發票收據對繩索生產廠商說:我這麼長時間也沒賺你的一分錢。廠商很受感動,就把每條繩索的價格降低了5分錢。當那些使用繩索的客戶看了收據後,也都感到很吃驚,因為天底下根本沒有這麼做買賣的。

一年之內白白為大家服務,分文未取。真是不可思議。於是,他的客戶們心甘情願地把進貨價提高了5分錢。這麼一來,他一條繩索就賺了一角錢。而他當時一天就有1000萬條繩索的訂貨,其利潤就有100萬日元。幾年之後,他就成了日本繩索大王。

創業13年至今,他的日成交量已達5000萬條。現在,他的繩索品種已經增加了許多,有塑料繩、緞帶、絹帶等。每條價格高達5元左右。他的老客戶都曾是他的原價銷售時的直接受益者,所以,這些老客戶後來一直在支持他。

正常的孕育所投入的時間、精力與回報是成正比的。如果沒有這個“孕育”階段,也就不會有你日後“自立”於市場霸主地位的顯赫。老實的推銷員急功近利,他們恨不得希望第一次擺放顧客就簽了單,他們不知道循序漸進、步步深入地去爭取顧客向自己傾斜。有頭腦的銷售員懂得“放長線,釣大魚”的道理,正因為這樣,他們才最終撈到了大的好處。

正常的孕育所投入的時間、精力與回報是成正比的。

注意成交後的細節

銷售員從一開始走進顧客的家,到最後離開,一言一行都會對顧客的購買決定產生影響。老實的銷售員在顧客麵前表現相當好,但交易成功後便判若兩人了。他們拿了錢就走,即交易剛剛結束,馬上帶上自己的物品向顧客告別了,顧客還沒明白是怎麼回事,銷售員就已經離開了。

如果顧客的簽字墨跡未幹銷售員就已經走出了大門的話,應該沒有什麼比這種行為更能引起顧客的懷疑了。這種事一旦發生,顧客就會變得滿腹疑慮,因為這種行為給顧客傳遞了一種信息——銷售員惟一的目的就是賺到錢然後就溜開。這種行為還證實了一些顧客心中的想法:“推銷員總能設法纏著你購買,但是你一旦付了錢,就別指望在需要的時候再見到他們。”如果這些念頭浮現出來,顧客就會變得很生氣。更糟的是,他們會急不可待地取消訂單或者退貨。

然而,老實的銷售員卻認為他們離開顧客的辦公室應該越快越好,依據就是害怕顧客會改變主意,趁他們還在場要回貨款!而實際上,銷售員如果像蝙蝠出洞一樣急欲離去,往往會讓顧客產生懷疑,以為銷售員一定瞞著什麼事情。

事實上,銷售員所推銷的產品是銷售員欣賞的,既然銷售員已經贏得了顧客的信任,而且如果銷售員自己也試用過產品,就應該明白自己產品的好處,應該知道顧客買下了產品,也將享受到產品的效用,銷售員應該替顧客高興才對,為什麼又要害怕顧客變卦呢?銷售員拿了錢就走,害怕顧客變卦,實際上也是對自己和自己所推銷的產品沒有信心的表現。

成交後為什麼不應立即離去?顧客簽完訂單之後,都希望推銷員能做一些事免除他們的後顧之憂,有時他們僅僅是希望能聽到一些貼心的話語,讓他們放下心來。

銷售員要明白顧客這個需求,就不應該在成交以後立刻離去。交易成功後,銷售員應該盡量做一些事、說一些話安慰顧客,顧客才會花了錢不會有心疼或者認為不值得甚至後悔的想法。

然而,有些推銷員根本就無視這種做法所帶來的負麵影響,他們甚至會在客戶簽了訂單或付了訂金的那一刻,立即結束和客戶之間的談話,匆忙地撕下訂單的複本交給客戶。然後,清點一下訂金,察看客戶是否在支票上簽了名,再把支票小心翼翼地收到口袋裏,就風風火火地離去。

拿到訂單之後或者交易成功之後,銷售員沒有必要直奔門口而去。你可以當做認識了一位新朋友,得多呆一會兒。讓顧客再次確信他對於你並不僅僅意味著豐厚的傭金,要讓他知道你在乎他,關心他。不管有多少別的顧客在等著見你,銷售員都要和此時的顧客稍微談幾句,讓他明白你對他感興趣的原因並不是赤裸裸的金錢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