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是培育領導者的搖籃。青少年是一個人成長的重要時期。人的這一時期,一般是在父母的羽翼下度過,家庭文化、家庭環境、家庭教育,特別是年長者的思想、道德、品行、學養,以及“潤物細無聲”的模範帶頭作用,對青少年形成什麼樣的領導力有著舉足輕重的重要作用。可以說,有什麼樣的家庭就會有什麼樣的孩子,或者說,孩子在其成才的長途跋涉中能夠走多遠,能夠做多強,關鍵是家庭。事實證明,一個真正堪稱偉大與優秀、名垂千古的人物的出現,絕非憑空出現,往往是幾代人連續不斷努力的結果。通過幾代人的努力、積累,形成一種積極、向上、健康、深厚的家庭文化。隨著這種文化的不斷累積,終將會有優秀的孩子脫穎而出,實現祖祖輩輩追尋的夢想,閃現出耀眼的光芒,幹出卓越的成就。
曾國藩是東周時期曾參的第70代孫,元明時期,他的祖先居住在衡陽廟山,清朝初年遷居湘鄉荷葉塘——現在的雙峰縣荷葉塘。曾家頗有田產,倡導具有田園詩意的耕讀生活,尊敬知識分子,熱愛讀書,孝順長輩,友愛朋友,幫助孤弱,家庭文化氛圍濃厚。濃厚的文化氛圍,為曾國藩的成長創造了良好的條件。研究家庭文化、家庭人員對曾國藩的巨大影響,對於探究曾國藩領導藝術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夢蟒而生的神話
善於培養孩子成材的家庭,往往有一些特殊的教育方法。這些特殊的教育方法,不僅可以培養孩子的自信心與自豪感,也能夠激發他們的進取心、責任心。夢蟒而生,就是這樣一種特殊的教育方法。
曾國藩,字滌生,少名子城,字伯涵。生於嘉慶十六年,即1811年10月11日,薨於同治十一年,即1872年2月4日。他是中國近代史上著名的思想家、軍事家、文學家、外交家,是中國近代工業與教育的開啟者。他的出生,有一個神秘的故事,值得玩味。據《曾國藩年譜》記載:
時竟希公在堂,壽幾七十矣。是夜夢有巨蟒盤旋空中,旋繞於宅之左右,已而入室焉,蹲踞良久。公驚而寤,聞曾孫生,適如夢時,大喜曰:“是家之祥,曾氏門閭行將大矣!”
竟希公是曾國藩的曾祖父,這位老人還不到七十歲,當時全家正在等待一個新生命的誕生,而他卻在堂屋裏打瞌睡,或者是似睡非睡,或者是在心裏盤算著什麼。矇矓中的他看見一條巨大的蟒蛇在空中盤旋,不久進入他家,盤坐了很久。有沒有離開,不得而知,也無法考據了,因為這個時候,竟希公被嚇醒了。醒來後的第一件事,就是聽到了曾孫誕生的喜訊。他立即把夢中的情景說了出來,並且以興奮的口吻預測說:從此曾家門第要光大了。這就是著名的夢蟒而生的故事。
與夢蟒而生相輔相成的另一件事是一株古藤。據《曾國藩年譜》記載:曾家“宅後舊有古樹為藤所纏,樹已槁而藤日益大,且貌矯若虯龍,枝葉蒼翠,垂蔭一畝,亦世所罕見。”這株古藤曾國藩在世時一直茂盛,直到1872年曾國藩去世,才悄然枯萎。這株古藤,在曾家看來非同一般,它是巨蟒的化身,和竟希公的夢蟒一樣意義非凡。
中國古代有一種特別神秘的生育文化現象。“儒者稱聖人之生,不因人氣,更稟精於天。”(王充《論衡》卷三奇怪篇第十五)意思就是說,聖人的懷孕、誕生,不是男女交合受精的結果,而是秉承了自然之精氣、天地之靈秀,或者就是神的轉化投胎,也就是說女人與植物、動物或者其他的自然物體結合受孕。古人認為,秉受自然精氣而生下的孩子,帶著神的意旨來到人間,承擔著巨大的社會責任,因此,長大後一定很有出息。
古籍記載,很多大人物的出生,都有著一個個具有濃厚神秘色彩的故事。據傳禹母吞食薏苡而生下大禹,卨母吞食燕卵而生下卨,後稷的母親履踐神仙的腳印生下後稷。這是夏商周三代祖先誕生的神秘說法。《史記?高祖本紀》記載:劉邦的母親曾經在一個大澤的斜坡上瞌睡,做了一個夢,夢中與神相遇。當時,雷電交加,天色晦冥,劉邦父親去找妻子,看見一條蛟龍附在劉母身上,不久劉母有了身孕,生下了劉邦。“不因人氣,更稟精於天”的神秘生育文化,在文學作品中也得到了充分的展現,《再生緣》裏虛構的皇甫長華、皇甫少華、蘇映雪等人物形象就是天仙投胎,《紅樓夢》裏的賈寶玉竟是含玉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