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第三個作夢人(1 / 3)

帛書大會,在桑邑連開五天,終於結束了。

大會的場地,是定在雲曉河邊、青神山腳。

白龍寨的白龍山,是在安城南麵,離桑邑好幾裏地。那山脈,本是打南邊的棲城起源,蜿蜒向安城,越聳越高,到白龍寨那兒,打個旋,就是白龍山,聳崖伏穀,山勢跌宕瑰奇,美則美矣,不適合行路。好容易白龍山東側有一條嶺,嶺坡比較平緩,商人們忙不迭在這兒開了條官道,是桑邑往棲城去的最便捷道路。

最近幾天,大家都在傳說:你知道白龍一條路嗎?白龍寨掐了它這麼久,忽然空了!真的!不信你去看!

也不知是哪路神俠收了他們,還是白頂天自己想不開,率全寨人馬度劫失敗、化為飛灰了。總之寨子就是空了,桑邑大老爺已經親自帶整班兵丁去確認過。白龍一條路,已然暢通無阻,兩地商人就像便秘害了幾年的資深患者,忽然腸道暢通,一進茅廁就能滔滔灑灑,痛快淋漓之餘,也有種“生命不能承受之輕”般的不安。

於是,帛書大會辦得格外熱鬧、大家聊得格外開懷,正酣鬧喧嘩著,忽然就會出現一個沉寂。好像是天空要有雷打下來了,大家都屏著息,等著,互相看看,好一會兒:哦,原來沒有雷要打下來啊!

於是話題繼續、喧嘩照舊。但喧鬧聲裏,埋下了隱隱的緊張。就如深埋在地底的火藥線。時不時就有目光瞟向窗外青山。仿佛那裏有一座莫測高深的火藥庫。

其實,從這個窗口,看不到白龍山。

白龍山,在“白龍一條路”這裏和緩下來,往東,又突然聳起,這次聳得沒什麼回旋轉折,直接就像一把天刀剁在了東邊,隔開了安城、與海濱的覺城。這一道山脈,就叫青神嶺。

海上吹來的大風,靠青神嶺的遮蔽,無法任性肆虐於安城。海上的豐沛雨水,卻仍然能滋潤安城的土地。安城托賴於青神嶺,成為一座安靜富饒的魚米之鄉。

青神嶺分隔著魚米安城與海濱覺城,繼續往北,一路越走越高,到華城地界,又像它拔地而起時那樣,戛然而止。海濱的風延著青神嶺一路北上,到這裏突然得到釋放,與華城那片海域自帶的海風彼此拍擊,加倍奔騰咆哮。華城成了一座風聲烈烈的城池,基本上是平原,偶爾有山,也是光禿禿的石頭山。就算早先有泥土,也全被大風吹跑了。

帛書大會的與會者,有的是去過華城的,坐在清雅會舍,手捧香茗、目觀精美帛品書畫、口談雅事,想著那百裏之外的烈風華城,竟仿佛是另一個世界。

棲城多山多林、風土比起安城來更陰柔幽靜。棲城和安城兩地商人,久居於這樣平和幽雅、仿佛邀天之**幸、更仿佛永永遠遠能得這樣**幸的福地,也養成了一個惰性子。仍然風浪,哪怕近在咫尺,曉得它總是拍擊不過來的,側耳傾聽片刻,也就罷了。

書會的窗子望出去,看得最清楚是高峻穩重的青神嶺,斜向右一點,白龍山那低低遠遠、在天邊那一點影子,就像隨時會融化在雲中,沒什麼要緊。

終於,瞟到那邊去的目光越來越少,熱鬧喧嘩中突然出現的沉寂,也越來越少了。

帛書大會成功落幕。

帛商自然都很高興,又鞏固了新客戶、發展了老客戶,明年的生意已經提前定下來。書商也很高興,住得好、吃喝得好,主辦方招待得好,供應商的樣品一件比一件好,明年也要繼續加油!

失落的隻有那些自薦未遂的。

小兵丁泣不成聲的翻理著堂哥書稿:居然沒推銷出去!

有的書商不理他、有的書商笑笑不語,還有的書商翻了兩頁,直言不諱:“這書寫得髒。”

髒?哪裏髒?小兵丁還想問,其他自薦者捧著他們的書,已經把他擠開了。

同是薦書人,相煎何太急!

會場工作人員殷勤的招待書商們入會場,把自薦者們像趕乞丐們似的轟到外頭去。

這些自薦者還舍不得離去,在會場外頭來回逡巡,站得腳酸,一個個挨著牆邊蹲下,手裏捧抱著各式各樣、長長短短、灰黃斑駁的書稿,就像乞丐的碗。偶爾有個書商露麵,他們立刻又捧稿雀躍躥上去:大爺賞兩個錢吧!——哦不,大爺,請看看我的書稿吧!海外貴婦秘史!絕對打動人心!您承辦吧!肯定銷得好!能流芳後世!我可以包銷一千冊!一千零五十冊!老板看看吧!老板——我****個不長眼睛不識貨的土肥圓!你有一天要後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