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前言(1 / 1)

公民聯合體理論是邁克爾·奧克肖特(Michael Oakeshott,1901—1990)政治思想的內核,經驗及其模式是公民聯合體理論的哲學基礎。不同模式在經驗中具有特定的前提和界限,它們是不可混淆的。個人總是追求經驗的統一性,隻是在不同時刻統一的具體程度不同而已。政治哲學與現實始終保持距離才能豐富思想源泉,規避利益驅使與誘惑。哲學追求從整體上理解經驗,而政治活動的目標是改變短暫的條件。如果政治哲學僅限於思考政治問題,就會淪為政治的奴隸。

傳統具有特定的內涵、珍貴的習俗和慣例等豐富資源。審視曆史的偶發性構成奧克肖特的政治概念,即政治需要無限追求傳統中的暗示。奧克肖特認為,人有曆史,但沒有本質。個性不能出現在高度一致的傳統社會,因為傳統社會的個人僅是社會成員,尚未意識到個人自由,個人的社會角色和思維方式都受限於時代環境。奧克肖特總結西方政治傳統中古希臘、古羅馬、中世紀和當代歐洲四個時期的寶貴經驗,豐富了公民聯合體理論的曆史場景與傳統資源。

公民聯合體理論是奧克肖特政治哲學的主題。奧克肖特既反對政治目的論,也反對極端的個人主義。在公民聯合體中的主權者依賴權威治理國家,公民必然要認同主權者的權威。企業聯合體總是追求確定目標,將明確的利益帶入政治進程,這是奧克肖特反對的典型的工具理性思維。當代歐洲國家基本上同時存在公民聯合體和企業聯合體這兩種聯合體。奧克肖特不遺餘力地論證二者的區別以及與之相應的法治型政府與技術型政府的區別,認為兩種聯合體和兩種類型的政府都是兩個極端。所以,他更傾向於中間狀態。

奧克肖特認為公民聯合體是法治聯合體,公民認可的權威其實就是法律的權威。自然權利學說容易強加無條件的義務,而且無政府不是產生強製政府的借口。認同國家與履行義務無關,僅僅是人類智慧的表現而已。法律無法強製規定代理人的實質表現,僅僅需要代理人在自我選擇時注意特定條件。奧克肖特反對用立法關係代替所有道德關係,因為法律是眾多道德實踐中的一種而已。公民聯合體本質上就是道德聯合體,個性道德並不與公共規則衝突,反而道德關係讓規則更加牢固。

奧克肖特指出當代歐洲政治幾乎成為理性主義政治。他實質上不是批判理性主義,而是指明人們誤解了理性主義的特質。他認為,自由主義就是理性主義。他所說的政治自由不是指衝破傳統的激進自由,而是指培養某種自我理解。他堅決反對將自由與任何實質的目標結合起來。他反對將自我看作社會有機體的原子,因為這種看法是忽視傳統的、來自共同意誌的邏輯抽象。奧克肖特比他同時代的人更深刻地批判了自由主義傳統和理性主義政治。

奧克肖特認為公民聯合體理論在認識論上強調個性。無論參與政治與否,人類總要保持應有的個人空間。理性主義在人類條件中是以各種麵目出現的,人們需要提高警惕和增強辨別能力。信仰的政治是理性主義政治,但是沒有理由遏製信仰的力量和隨之而來的無限可能性。哲學是理解上的冒險,而不是維持意識形態平衡的工具。人類的思想深處始終存在信仰的因素與懷疑的因素。信仰能為人類保持自我獨有的思想平台,懷疑能為人類保留批判空間。

奧克肖特意識到代議製民主政體與社會發展中出現與個人對立的“反個人”的狀況密不可分。事實上,奧克肖特認為可以將代議製歸結為民主思想的墮落。個性因相互支持才能存留,體現人們之間相互適應的藝術,需要遏製社會權力集中的傾向。針對自由主義的衰落和集體主義的興起,以及隨之給傳統帶來的巨大衝擊,奧克肖特希望澄清更加令人滿意的個性與國家的概念。他認為首要任務就是協調國家權威與個人自由之間的關係。奧克肖特在描繪現代個人的生活和習慣時暗示,良好生活唯獨是在曆史偶然情況下才能充分實現的,在文化上就形成公民聯合體。

作者

2011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