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客至南山 天地究竟圓方(1 / 3)

第一章客至南山天地究竟圓方

自先王創業至今,凡三十有六年。當今聖上於十六年前繼任大統,風調雨順,物阜民豐。繼先王定鼎開創承平之治後,延續並發展出了更為輝煌的嘉元盛世。真正做到了海內一統,展現出了四夷來朝的天朝上國風範,百姓生於斯,樂於斯,一派大好光景。而且當今聖上正當壯年,所有人都有理由相信,這樣的盛世會一直繼續下去。

嘉元十六年夏的一個傍晚,王朝兩府三十八行省的江南行省。

南山村是江南行省八道之一臨安道的餘杭縣治下的一個小山村,因其處山之陽,故稱南山。在平原沃土的江南行省,間或會有起伏的小山丘陵,這些地方沒有平地的繁榮,但是相應的,卻多了那些繁華之處沒有的寧靜。

而此時在寧靜的南山村的一家小茶肆中,除了幾個從地裏幹完活回來歇腳的村民外,難得得多了一個外來的旅人。是個中年男子,身量在這江南已是頗高,儒雅的麵上帶幾許風霜,額角在這夏日中沁出些許汗漬,一襲青袍,也是沾染了風塵,在其邊角處更是有了幾個細小的破洞。

小村頗幽閉,村民對於外來人向來好客。因此在這中年男子印了盞茶,歇息足夠,小區幾分暑氣後便有人向其搭訕。而這男子也是利索,對這些山野民夫不見半點鄙夷之色,爽快作答。見得如此,村民們便請其向大家講述一些外麵的奇聞軼事。男子思索片刻,便攫取了記憶中一些精彩的故事對著村民們開始娓娓而談。

一輩子生活在小小的南山村,頂多趕集時候去到縣城裏,平常走親訪友逛逛附近鄰村的村民哪裏聽聞過如此波雲詭譎的世界,登時被男子的講述給牢牢地吸引了。圍聚著的人也越來越多附近玩耍的孩童也到了歸家的時候,見得此處聚著如此多人,便也湊上前去。開始時位湊熱鬧,但當聽了一段後,無不為男子的敘述著迷,恨不得化身其中故事主人公懲惡揚善,斬妖除魔,為世人追捧。

在村民發熱情之下,直到日落西山男子方才尋隙出言道:“蒙諸位鄉親厚愛,隻是今日天色已暮,便到此為止吧。其實四方之大,每日發生之事不知凡幾,如我故事中那些可歌可泣的人物也如過江之鯉不可計數。奈何人力有限,縱竭畢生之力,遊覽河山,比之天地自然,仍不免於坐井觀天。”

正感歎著男子仿佛突然想起了什麼,也不管村民聽不聽得懂,自顧自說了起來:“說到這方天地,我曾在留存的上古星象家的筆記中看到他們對於這個天地的猜想。他們認為這方天地原並非固所周知的天圓地方,而是一個巨大的球。對此他們給出了兩個很好的論據。

“首先,他們認為月食並非什麼神靈之兆,而是天地間的一種自然現象。是由於我們所處的天地這個大球正居於日月之間,太陽照射的影子投射到月亮之上形成的。而所見陰影皆為圓,這隻有在我們的天地是個球的前提下方有可能。按照天圓地方之說,除非月食總是發生在太陽正對這天中心之時,否則影子就會被拉長而非正圓或者不顯規則之形了。在月食成因成立的前提下,這更顯不可能了。古語有雲:‘敬鬼神而遠之。’讀書之人自不信鬼神之事,所謂月食乃天之殛怒本屬無稽,相較而言,倒不如那些星象家所言近人了。

“其次,經那些上古星象家們親身證實,在越南之地仰觀星空,北極星則顯越近地麵。據他們推測,北極星位於極北之地的正上方。即隨著觀察者愈是南行,所見北極星會出現於地麵並終消失。我有幸曾飽覽大宋山河,夜觀北極之星,確有書中所說之軌,則不可以不信。”

說著男子似激起了胸中不平,語氣更為激昂,道:“天圓地方之說為世所推,先聖傳之,眾人從之,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而我之愚見,聖人之言未必是,庶人之言未必非。此方天地若非球體,何以港口歸船,總先見其帆,而後船身?世儒傳道,不解其意,若學舌之鸚。問之,則曰:‘此先聖法也,何來謬誤,汝等小子安敢置喙。’所謂言者不知,知者不敢言,此之謂也。世悉如此,我輩不願棲身諂媚之榮華,甘為江湖之走狗,天地雖易,此理長存。先聖若有知之,亦當許我等之心意。嗚呼哀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