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最初是由一種混渾沌沌、粘粘糊糊的東西組成的。在這團無邊無際的“渾沌”中,孕育著我們人類的老祖宗一一盤古。他在黑暗之中經過了18000年,長成了一個其大無比的巨人。
一天,盤古忽然醒了,他睜眼一看,什麼也看不見,上下左右都是漆黑模糊的,這簡直叫人難以忍受。盤古忽然看見不遠的地方有什麼東西在閃著光,他走過去一看,原凍是把斧子,就順手撿了起來。對著麵前的黑暗渾濁,使出全身力氣用力一砍,隻聽得一聲巨響,一些輕而清的東西,冉冉上升,變成了清澈碧藍的天空;而那些重而濁的東西慢慢下降,沉積起來,變成了凝重堅實的大地。混沌的天地,就這樣給盤古一斧劈開成了界限分明的宇宙。
天和地是分開了,但盤古怕它們還會合攏,於是他就頭頂天,腳撐地,站在天地之間。天每天要升高1丈,地每天要加厚1丈,盤古的身體也隨著增長。這樣又過了18000年,天升得極高,地也變得極厚,盤古的身體也長得極長。據說盤古的身體有,萬裏那麼長。這巨人,為了不讓天地有重歸黑暗渾濁的機會,像一根長柱子,屹立於天和地之間。
終於有一天,他覺得天和地的構造已相當牢固,不必再擔心它們會合到一起了。這時,他也感到自己的力氣已全部用盡了,於是,他就倒下來死了。
臨死的時候,他口裏呼出的氣變成了風和雲,最後的吼聲變成了雷霆,雙眼變成了太陽和月亮,四肢和身軀變成了大地的四極和五方的名山,血液變成了江河,筋脈變成了道路,肌肉變成了肥沃的土地,頭發和胡須變成了天上的星星,皮膚和汗毛變成了花草樹木,牙齒、骨頭和骨髓等,也都變成了閃光的金屬、堅硬的石頭、圓亮的珍珠和溫潤的玉石,就連汗水也變成了雨露和甘霖。
盤古開天辟地的神話不僅反映了遠古祖先探索宇宙奧秘的強烈願望,而且也是上古人對大自然所做的幻想式的解釋。這個神話體現著一種樸素的天體演化思想,其中也蘊含著樸素的唯物辯證法的思想:現存的世界不是從來如此、一成不變的,而是有它自己生成、發展、變化的過程;同時,天地可自行分開,並不需要一種外來的力量,即便是盤古也是大自然的產物。我們還應當看到在這裏所出現的“陽清為天,陰濁為地”的思想,是我國古代所有天地開辟理論的基礎。雖然現代關於恒星和星係是,從星雲中經過凝聚、引力吸積而成的思想與之頗有相類似之處,但這種“陽清為天,陰濁為地”的思想畢竟隻是一種純思辨性的臆測,與現代天體演化推論有著本質上的不同。
盤古把自己的一切都獻給了這個新世界,使它變得豐裕和美好。因此,他得到後人的崇敬,我國不少地方有盤古廟、盤古祠,還有盤古山、盤古洞、盤古塚。據說,夏曆十月十六日還是盤古氏的生日。
國外的創世神話
中國的創世神話是盤古開天辟地,那麼世界其他地區的創世神話中的宇宙,又是什麼樣的呢?
印度的古代神話中有這樣的描述:“世界由創造、毀滅到再創造,周而複始地永遠輪轉著。它不斷地從一個由迦(大由迦)轉向下一個由迦。在那1000個大由迦的漫長夜晚結束時,0比濕奴將醒來。他的臍中會生出一株蓮花。毗濕奴以造物主梵天的身份從蓮花中出現。蓮花為三界的基礎,梵天一從花中出現,便坐在它的上麵。當梵天知道洪水已把眾生毀滅,他將一個蛋打開,再生的過程由此開始。三界內的各種現象,包括神祗、妖魔和人類都出自梵天之身。造物主梵天首先創造水、火、氣、風、天、地,地上又生出山和樹木。然後他創造各個時節’以此組織宇宙。”
日本,他們的創世神話與我國古代神話有相似之處:“萬物之初,天和地是一團渾沌,好似一隻沒有形狀的蛋。較輕而清的部分浮在上麵,後來變成了天。較重而稠的部分緩慢地往下沉降,後來變成了大地。起初;一塊塊土地像魚兒漂浮在海麵似地漂浮在空間。一個形似剛出土的蘆笑的孤立物體,像雲朵飄浮在海麵上空似地飄浮在天地之間,這個物體變成了第一位神。其他神祗接踵而至,兩個最年輕的神是伊奘諾尊和伊契冉尊。這一對男女神明在海洋中攪動著金石矛,苦鹹的鹽水從矛尖滴落下來,似一團鹽墜人下方的大海,形成了一座島嶼……後來兩位大神在島上又創造了眾多的海神、河神、山神和樹神,並齊心協力創造了太陽女神、月亮女神和火神。但火神出世時,灼燒了他的母親伊奘冉尊。母親在垂危之際,又生下了大地女神和水女神……”
在美洲的危地馬拉,瑪雅人的《聖書》中寫道:“萬物之初,唯有上方的天和下方的海存在於永恒的黑夜之中,一片平靜和沉寂,因為存在的任何物體都不能移動或發出聲響……深藏在海底綠色或藍色羽毛下的人是創世主。這些偉大的思想家獨自生存在宇宙中,獨自生存在永恒的黑夜中,一起在水中輕聲議論著。他們共同決定未來,共同決定當大地升出海麵,最早的人類和其他形式生命出世後,將以什麼維持生命;共同決定黎明何時將給世界注滿晨曦。‘讓創造開始吧!’創世主們高聲說道。‘讓空中布滿物體!讓海水退卻,露出大地!大地,升起來吧!就這麼辦!’就這樣,他們創造了世界。創世主們感到心滿意足。‘是我們構想和設計的。’他們說,“而且我們的創造物完美無缺。”
位於中東的文明古國巴比倫,其創世神話記載於《埃努瑪埃立什》中,“萬物之初,隻有水和籠罩水麵的霧存在。眾神之母提亞瑪特則體現為鹹水的化身並統治鹹水,眾神之父阿卜蘇體現為淡水的化身並統治淡水,兩股水同時奔流,合為一體,他們的兒子穆穆生存在籠罩著他們的霧氣中。這時,上方還沒有天,下方也沒有堅實的大地。水麵上還沒有沼澤,也沒有牧地。接著安莎爾和告莎爾在阿卜蘇的淡水和提亞瑪特的鹹水中形成,浮出水麵。後來,他們有了兒子安努,安努做了天神。接著安努的兒子埃阿成了地神。時光茌苒,埃阿有了兒子叫馬爾杜克。埃阿把馬爾杜克造就成了一位雙體神,因此他在體形和體力上超過了所有的神明。後來,馬爾杜克征服了全部敵人,回到與他尋仇的提亞瑪特那兒,用狼牙棒擊碎了她的骷髏。他把提亞瑪特一分為二,有如貝殼動物一樣。一半被他造作天空宇,另一半造成大地。他用提亞瑪特的唾液製成雲霧,往裏麵注進水,由他自己掌管風雨和冷熱。他把提亞瑪特的想頭擺成一定姿勢,造成了大地上的山脈,並使得底格裏斯河和幼發拉底河從她的兩眼中流出。接著,馬爾杜克吩咐安努統治天宇,埃阿統治大地,利爾統治天地之間的空間。他把一年分成若幹月和日,讓月神辛在夜間以不同的月亮照耀大地,以此表明月份中的具體日子。他創造了太陽,把白天交給沙瑪什照耀,就像他把夜間留給辛照料一樣。”
非洲北部的埃及也是一個文明古國,在它的創世神活中,對宇宙最初的描述是:“泰姆,是最老的神。他被稱為‘天神’、‘自造者’、‘造神者’、‘造人者’、‘鋪展蒼穹的人’、‘用人的雙眼(日和月)照亮圖阿特的人’。當他存在時,還沒有天、沒有地、沒有人,眾神還未誕生,也不存在死亡。無人知曉他是以什麼形式存在的,但他為自己創造了一個住處,是一片天水,埃及人稱之為‘努’。他曾一度孤獨地在其中生活,然後,經過一番努力思索後,他就在自己的頭腦中創造了天和其中的天體、眾神、地、男人和女人、動物、鳥類和爬蟲。這些創世的思想或觀念被托思(即泰穆的才智或智慧)轉變成詞語,當他說出這些詞語時,一切創造物就出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