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9章:扁桃體發炎要注意(1 / 3)

“唉,排了一早上隊,總算帶寶寶看好了。”曉梅鬆了口氣在我對麵坐了下來。她家寶寶這幾天扁桃體又發炎了,今天一早她就抱著孩子來排隊看病,無奈我們門診太忙,排了三小時才排到。

“小家夥還好吧?”我拿了支筆給寶寶玩,順便問曉梅。

“又是扁桃體發炎,等下要去吊針,這小家夥一點都不省心,今年已經五次了。”曉梅無奈地搖搖頭,“現在小孩是不是體質不行了?今天排隊的隊伍裏四五個小孩都是扁桃體發炎。”

其實扁桃體炎的多發跟體質、抵抗力自然有關係,但是和扁桃體自己的功能特征也是有關係的。扁桃體算是呼吸道的防衛機關之一,可以過濾細菌並產生抗體,保護呼吸係統不受細菌侵入。扁桃體在小孩3—5歲的時候最發達,曉梅的孩子快到3歲了,扁桃體變得敏感,一有細菌侵入就會有增生腫大的現象,嚴重的會出現化膿的情況。

曉梅問我,現在很多人提出小孩子扁桃體炎多發可以手術切除掉,像她寶寶這樣需不需要去切掉?

我告訴她,正常的扁桃體作為孩子抵抗力的一部分還是有它存在意義的,不要隨便切除。如果扁桃體發炎時腫大過度,影響孩子的進食和呼吸,使孩子在夜晚出現打呼嚕憋氣的情況,就會危害到孩子的健康。還有的是急性扁桃體炎1—2月就要比較嚴重的發作一次,這些情況下就可以考慮切除扁桃體。

防治扁桃體炎,其實沒有那麼難。我順手拿過來一個針灸的模型小人,給她指出一個穴位——少商穴,就在大拇指指甲外側根部,用點力按摩它,寶寶嗓子處的不適就會減輕,異物感也會迅速消失。

另外,還可以采用腳底按摩的方法。先上下來回搓寶寶的腳心,每隻腳搓30下,然後每個腳趾都上下按摩20—40下。重點按摩大腳趾根部兩側的部位,因為扁桃體發炎時,這個部位會很疼,每隻腳按摩5分鍾。按摩後,寶寶咽喉腫痛的症狀會明顯減輕。按摩後及時給寶寶多喝溫開水,也可以喝淡淡的鹽開水。每天堅持給寶寶按摩兩次,再配合食療,寶寶很快就會好了。

飲食上尤其要多加注意,扁桃體發炎總體上均要忌吃幹燥辛辣煎炸等刺激性的食物,比如薑、辣椒、大蒜、油條等。在扁桃體炎的急性期飲食宜清淡,宜吃含水分多又易吸收的食物,如稀米湯 (加鹽)、果汁、蔗糖水、綠豆湯等。有發熱、喉嚨痛症狀時可多吃梨。梨有退燒、潤喉、止痛的作用,可減輕症狀。梨汁也有止咳化痰的效果。將一個梨切片榨汁冰凍,更易入口。發燒且畏寒極端怕冷或容易下痢者,最好還是飲用熱的梨汁。慢性期宜吃新鮮蔬菜、水果、豆類及滋潤的食品,如黃豆、豆腐、豆漿、梨、冰糖、蜂蜜、百合湯等。

生活中也有很多飲食可以治療扁桃體炎,比如羅漢果冰糖茶:羅漢果三分之一個至半個,冰糖適量用沸水衝泡,代茶飲。山豆根、甘草研末,泡茶飲等。

寶寶鼻子老出血,試試白茅根湯

上個月,我們幾個姐妹約好一起去茶室聚會聊天,朋友曼麗把她的寶寶也抱來了。小男孩叫小虎,人如其名,虎頭虎腦,一雙大眼睛炯炯有神十分可愛。喝茶聊天的時候幾個人輪流搶著抱他,大家有說有笑的聊得很開心。輪到芊芊抱她了,結果小家夥鼻子下麵流下來兩條紅線。

“流鼻血了,流鼻血了!”大家頓時慌亂了。

芊芊趕緊拿餐巾紙把小虎流出來的血擦了,並在鼻孔口堵著,大家七嘴八舌地出主意:“快快,捏住孩子的鼻子”、“讓寶寶把頭仰起來”、“快讓孩子躺下”。

“別躺!”我趕緊阻止他們,“你們這樣處理其實不對。”

我抱過小虎,扶正他的頭,用拇指和食指夾住小虎的鼻子。邊做我邊告訴她們:小孩子鼻子偶爾出血不用太驚慌,馬上用拇指及中指同時夾住兩側鼻翼,壓迫止血,約五分鍾後鬆手看看是否止血了,若還在流血,則再重複緊壓鼻翼五至十分鍾,大多數鼻血可以止住。她們剛建議的用餐巾紙或者棉球填塞止血也是可以的,但是要注意填塞的位置和量,不然壓力不夠或者位置不對就起不到止血的作用,身邊有藥的話可以用小棉球蘸雲南白藥粉再塞鼻孔。很多家長遇到小兒鼻出血時常采用仰頭或者躺下的方法是,其實這樣的處理方法非常錯誤,因為出鼻血的孩子一旦躺下來或者後仰,原本往外流的鼻血就會往後流入口腔,流向喉嚨,反而使小孩呼吸困難,或吞入大量血液,刺激胃壁導致嘔吐且帶血液,這會讓家長更加驚慌失措。

我看時間差不多了把手鬆開,小虎的鼻血確實止住了。曼麗看血止住了也放心了,抱過小虎問我:“剛才你說小孩偶爾出血不用太擔心,那經常出血要怎麼辦,平時有啥要注意的嗎?”

我告訴她,小兒經常性鼻出血要分清是局部性的還是全身性的,局部性鼻出血的主要原因有外傷,鼻前庭炎,幹燥性或萎縮性鼻炎,鼻發育異常等。全身性原因主要是血小板減少,血小板無力症,凝血因子缺乏,血管病變等。必要情況下要去專業耳鼻喉科做相關檢查確診並進行針對性的治療。

平時生活飲食也是有要注意的,小孩子秋冬季節多容易流鼻血,這是因為秋冬季節天氣幹燥導致小孩子內火旺盛,因此要鼓勵孩子多喝水,多吃水果,控製室內的溫度和濕度,太熱太幹都容易出血。可每日用紅黴素眼膏和凡士林油膏塗抹鼻腔內,堅持1—2周,效果也不錯。紅棗、桂圓、巧克力等食物容易引起鼻出血,經常出鼻血的孩子要少吃。

我給他們推薦了一個治療流鼻血的小偏方:白茅根湯。用鮮生地、鮮白茅根、鮮蘆根,水煎服,代茶飲,能清熱涼血、止血。

前幾天,曼麗打電話找我到時候,還滿心歡喜地對我說,偏方效果很好,從用了我推薦的偏方之後,寶貝從沒再犯過流鼻血的毛病了。能為朋友解決一些健康小問題,這讓感覺到了自己的價值,成為我生活的快樂之源。

寶寶尿床別著急,找對原因再調理

兩個月前,我陪老公去姐姐家吃飯,一進屋就看到姐姐正在陽台上曬床單。“姐姐還是那麼勤勞啊。”我隨口誇了句,姐夫無奈地苦笑了下,小外甥坐在沙發上也沒有和我們打招呼。我和老公都有點疑惑,姐姐和姐夫不是吵架了吧?

吃午飯時,我們兩家六口人坐在一起,常常自然是和小哥哥坐在一起。常常雖然很小,但很懂禮貌,他會給哥哥夾菜,還反客為主地讓哥哥多吃點。今天小外甥表現得也有點反常,一直一聲不響地低著頭,不像過去一樣看看常常來就開心地和常常鬧個不停。常常問我:“媽媽,哥哥為什麼不開心啊?”

“我又尿床了!”小外甥小聲地說出了原因,邊說還很小心地看了他爸媽一眼。

回想那床單、還有姐夫無奈的苦笑,原來是因為這個,我和我老公忍不住笑了出來。這一笑小家夥的頭埋得更深了,姐姐拍了下他的頭,無奈地跟我們說:“這小家夥就是命中水多,睡著了不是流汗就是尿床,都三歲了還這樣。”

“這有什麼,我小時候也尿床的,是吧媽媽?”常常很小大人的叉著腰給他哥哥撐腰。

“我就擔心他長大了還這樣,這算不算是病啊?”姐夫問我。

我告訴他,一般說來,小孩在1歲到3歲之間逐漸學會夜間控製排尿,尿床的次數會逐漸減少。大多數孩子2歲半或3歲後夜間不再尿床。但是如果3歲以上還在尿床,次數達到一個月兩次以上,就不正常了。

我還告訴他們小孩尿床其實很大部分是大人的因素。

比如遺傳因素,如果父母自身兒時就有尿床的症狀,小孩子就有一定的幾率遺傳性的尿床,這也就是中醫上說的先天不足。

外甥聽了我的話,馬上來勁了,張口就問:“爸爸媽媽,你們小時候是不是也尿床啊?”

外甥的童言無忌讓姐姐和姐夫鬧了個大紅臉,連忙澄清,“沒有!沒有!”

“還有哪些因素會影響到孩子呢?”姐姐又問我。

我告訴他們,家長很多行為習慣會影響孩子學會夜間控製排尿,比如父母長期給孩子使用尿布;夜間不喚醒孩子,抱著孩子去廁所撒尿;甚至有的父母在孩子躺在床上睡覺時幫他們在床上排尿,造成孩子睡眠中排尿的習慣。一直這樣的話,孩子就容易發生夜間尿床。

除此之外,還有其他因素會影響孩子尿床:小孩白天太過疲勞,夜裏睡眠就會過沉,排尿時也不醒來引起尿床。膀胱發育遲緩或者飲入過多的水,也有可能會導致尿床。要避免孩子尿床,大人就要在平時避免以上因素的發生。

“可能我們過去有的地方確實沒做好,看來尿床不能完全怪寶寶。”姐姐邊說邊摸了摸小外甥的頭, “有沒有什麼治療尿床的小偏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