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國,長安城。
春風四月,最是愜意的時節,和煦的陽光夾雜著柔軟的季風吹麵而過的時候,總能撩撥起人們內心對外麵世界的遐想。
於是人們紛紛換上春裝,於天地間暢遊,是為踏青。
對於這樣的春光,不僅僅是尋常百姓會走出家門出去踏青,皇家貴族更是珍惜這樣的機會,於是一年一次的皇家春圍又開始了。
而今年的春圍,長安城的百姓尤為期待,因為二殿下段天河今年正好十四歲,會第一次參加春圍狩獵。
在所有的皇家貴族中,二殿下段天河是一個另類的存在,雖然貴為陳國二殿下,但是卻極為的樸素,完全沒有世宦子弟的那種紈絝之氣。
他將自己的府邸更名為民意樓,無論何人,如果有所冤屈,都可以去民意樓訴說,一旦證據確鑿,無論何人,都會受到二殿下嚴厲的懲罰,重者死罪。
曾經朝中有一位光祿大夫的獨子酒後去弄玉坊尋歡,逼迫一位弄玉坊的頭牌清倌人陪夜,而那位清倌人也極為剛烈,逼迫之下,竟從弄玉坊頂樓跳樓而亡。
此事經相傳,最終落在民意樓二殿下的耳中,段天河帶著自己的侍衛徑直前往光祿大夫府中,硬是在眾目之下,將光祿大夫的獨子當場杖殺。而那位光祿大夫不忍老年喪子之痛,隻好掛官歸田。
這件事情以後,長安城的那些貴族子弟再也不敢恣意妄為,而段天河自然被民間百姓頌揚,被封為青天一樣的存在。
而最讓民間百姓驚奇的是這位二殿下似乎每一方麵都具備著極高的天賦,十四歲的年齡已經具備五階武師的實力,在陳國的編年史上,以前武修最好的成績是十四歲三階武師。
還有在去年陳國會試的時候,二殿下化名參加,最後獲得了第一榜第二名的榜眼名次,又讓朝林士子為之側目一次。
最讓世人稱讚二殿下的地方便是二殿下的書法了,在陳國書法中,之前隻有兩種筆法,顏體和柳體。顏體厚重有力,為男子所好;柳體輕盈驚鴻,為女子所好。
而二殿下段天河結合這二種筆法,以十四的年齡自創出一種拈墨小楷的筆法,這種筆法豐盈卻不似臃腫,纖弱卻不失風骨。字帖一出,驚動文壇,人們競相仿抄,以至於長安城裏書紙價格足足翻了好幾番,讓那些文房商人賺翻了天。
傳聞字帖流出的那一段時間,那些文房商人日夜守在民意樓的門口,期待著二殿下新的字帖流出來。後來,段天河看所有的文人都準備拋棄以往的顏體和柳體,全都撲在自己新創的拈墨小楷筆法上,為避免這兩種字體消失,隻好封筆。
對於這樣的一位天才,雖然陳皇膝下有五位皇子,但幾乎所有的人都認為,皇位必然是屬於二殿下的,似乎也隻有二殿下即位才有可能帶領陳國從一階國家走出成為二階國家。
清晨時分,天剛微亮,初陽未出,稍帶寒氣。
長安城南城門的官道上卻是熱鬧非凡,不斷的有人頂著早晨間的寒氣從四麵向著長安城的南城門湧去。若不是城門處有大量的禁衛軍維持出一條道路,隻怕此處早已水泄不通了。
等辰時祭祀已過,那些參加今年秋圍的皇家貴族便會從這裏出發前往三十裏的涼山,當然這些人中會出現首次參加秋圍的二殿下段天河,這也是為何這裏會聚集如此眾多的人的主要原因。
雖然二殿下的民意樓每個人都可以進去,但是接待他們隻是二殿下的那些侍衛,平常是很難見到二殿下本人的。
而且二殿下長年都是在書房裏讀書,或是在校場習武,除非是遇到民意樓侍衛們難以完成的事情,二殿下才會親自出麵解決。但自從二殿下親自下令杖殺前光祿大夫獨子後,就很少出現需要二殿下親自出麵的事情了。
“來啦來啦······”人群中不知是誰嚷了一句,引得更多的人向城門擠去,禁衛們隻好將手中的長纓槍橫過來才勉強擋住。
一頂明黃色的頂蓋過後,便是陳皇的坐轎,雖然陳皇即位幾十年,並未有過多少突出的貢獻,但因為極其溺愛二皇子的緣故,也深得陳國百姓的愛戴,人群中不斷有人高喊著陳皇的口號。
陳皇的坐轎之後便是幾位隨同陳皇出行的後宮後妃們的坐轎,便是此時,有一些眼神好的人遠遠的看見了二殿下的白色坐騎,於是引起人群中一陣又一陣的歡呼。
段天河騎乘那匹白馬,名為踏雪,是其十歲生日時,陳皇特意從其他一階國度裏挑選送給他的,據說為了這匹踏雪千裏馬,陳皇足足花掉了當年三分之一的國庫收入,可見對其溺愛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