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小養成的把所見、所聞、所想隨手記下來的習慣,頗感愉悅身心,啟迪心智,甚至猛丁間令人豁然開朗。這也是一種生活的狀態和方式吧!
有些往事經過多年後,大抵都忘記了,每次看到自己寫的東西,都會勾起些許的回憶,一如又回到往日的場景,記憶便鮮活起來,情緒也變得振奮,一切都是那樣的親切……
這本小集子馬上就要付梓刊印了,心情當然有點激動,就像自己的孩子馬上要降生。
山風拂去塵世的喧囂,我心中的那片淨土永遠釋放著淡淡的清香,那樣醉人,那樣令人向往。這方淨土,像雲,像雨,像夢,時時牽動著我的情愫,從來沒離開過。
淨化心靈,淨化空氣,淨化環境是我的願望。不敢奢求達到感悟人,啟迪人的作用,這點小文章,能當做朋友茶餘飯後的一點清新的調料,心滿意足矣。貽笑大方!
把彙集出版這本小書的想法講出來後,多數朋友表示支持,也有的朋友認為沒有多大意思:這年頭,這樣的書,有幾個人看呢?
看的人少,並不是說沒有人看。即使看的人再少,我也要認真地寫,認真地選,認真地編。因為這是我心靈感覺的真實流露,唯有真實的,才彌足珍貴。
歲月如此蒼茫,生命如此短促,千山萬水,日月輪回,四季流轉,我何不盡當前之力把一些自覺還有點價值的思想、感情拿出來與朋友共享呢。
功名利祿,都不過是過眼雲煙,這似乎有點沒有吃到葡萄之嫌。可是,就我本人親身體驗,捧讀古籍,與前人交流。遠隔千古,心心相櫻情致所至,如癡如狂。或捧腹大笑,或仰天長嘯,或頓足捶胸,或潸然淚下。心之鬱結,如狂濤激蕩,一瀉千裏。那是何等的舒爽,何等的痛快!
與前人交流之後,再與自己切磋,體會更深,心中更敞亮,那不也是一件人生樂事嗎?
路,即使是一個人在默默地走,關注的人並不多,但還是要走下去。
感謝那些在背後默默關注我的朋友們,是你們,在一路陪伴著我!
在這本小集子編輯出版的過程中,田忠、靳永春、寧誌榮、劉振武、郝樹林、李培蘭、陳麗春、郭蔭山、王剛、陰曉飛、侯文周、楊明華、張曉霞等諸多朋友給予了大力的支持和幫助,在此一並衷心致謝。感謝為這本小集子付出辛勤勞動的各位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