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序言(1 / 1)

2005年至2009年,因車禍舊傷複發,在北京住院治療。期間無所事事,於是在“人民網”開了博客,將遇到、想到的一些事以及所感所悟記錄下來。回頭看看,竟有數百篇之多。閑時讀來,自覺還有些味道。朋友攛掇,可以彙集成冊。覺得也算是一件事,便埋頭選了一些出來。

反觀這些作品(如果算得上作品的話),比起過去所寫的東西,一個最大的不同之處是,少有功利成分。過去的文章多是為了工作而寫,目的明確,功利痕跡明顯。不過要說一點功利的成分沒有,那也不切實際。因為古人早就說過:文以載道。我們寫文章,總是想把自己的一些思想、感情告訴別人,以取得共鳴,這本身就是功利。不過此功利不同於彼功利,它少了些“五鬥米”的影子在裏麵。這也是本人想把這些文章整理成冊的動力之一吧。

那麼為什麼取書名《閑雲野話》呢?因為這些文章多是在休閑時所塗抹,沒有什麼政治取向,也不入正流,隻能算是一個閑雲野叟在自說自話。本人看來,沒有別的財富,閑暇似乎也可以充作財富吧。因為魯迅先生就曾經說過:用經濟學的眼光看起來,在現製度下,“閑暇”恐怕也確是一種富。那咱就借著魯迅先生的吉言,充充這個大頭,當當閑暇的“富人”吧。

我們閑下來的時光喜歡春觀花,夏聽雨,秋看楓葉,冬賞雪。觀花聽雨也好,看楓賞雪也罷,這些美的事物都會在極短的時間內失去它們的韻味,我們為了留住那一瞬的光彩,就借助了攝像、照相和錄音器材。我呢,就是想借助一支禿筆,不是,是借助鍵盤,把一些自以為美的事和美的人留下來,以便時時欣賞。

已故著名作家孫犁曾經寫過一段文字:“上午,冬日透窗,光明在案。裁紙裝書,甚適。”這就是孫犁先生的幸福:在冬日的上午,陽光灑在書桌上,沒有人打擾,時間全歸自己所有,裁紙、裝書、讀書、思考,無上快樂。

我等凡夫俗子,也來學學先賢的快樂觀,不亦悅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