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攝陽還魂(1 / 2)

明朝末年,農民將領李自成攻占北京,清兵趁勢入關,明朝滅亡,李自成的大順軍攻占北京,明朝滅亡;駐守山海關的明將吳三桂降清,清攝政王多爾袞指揮清軍入關,打敗大順農民軍;同年清順治帝遷都北京,從此清朝取代明朝成為全國的統治者。

清朝曆經了268年,共經曆十二帝,然而最為鼎盛時期乃是康乾盛世,在此時期還發生一件舉國驚歎的奇事。公元1674年,康熙十三年,孝誠仁皇後第二次臨盆,此時宮裏一片忙碌,準備迎接皇子的到來,左等右等,大家盼望的皇子終在初三日上午巳時出生,康熙帝見又誕生一子,異常喜悅,當即取了一乳名,保成,寓意保護成長。

然而不幸的事情卻發生了,孝誠仁皇後因為難產導致昏迷不醒,僅有微弱氣息,宮裏最好的禦醫忙碌好幾個時辰仍舊不見轉機,幸而宮裏珍藏一顆千年人參,才能得以勉強續命。

康熙喜得一子,本是欣喜之事,但孝誠仁皇後仍舊昏迷不醒,這時他下令,無論如何一定要救活皇後,否則提頭來見!

聖旨一下,全京城人人危機四伏,八旗子弟借著皇帝的聖旨搜刮藥材,實乃搜刮民脂民膏,百姓民不聊生,就在這時,一位衣著襤褸手拄拐杖的乞丐一把撕了皇榜,口中還念念有詞,不就是一個昏邪之氣入體嗎?有這麼難?

乞丐話語間透露著輕蔑,這位乞丐雖然頭發蓬鬆,渾身散發出惡臭,不過看他眉宇間似乎透露著英氣,滿臉自信的表情,似乎像是有那麼點本事。

皇榜張貼出去已經三天了,沒有一個人敢來揭,不過也對,誰敢來揭?全大清最好的禦醫都醫治不好皇後,誰去不是找死嗎?

虎槍營統領步步驚心,如果今天再交不出人,就要人頭落地,與其坐以待斃,不如放手一搏,他捏了捏拳頭將乞丐帶進了宮裏。

但凡有名氣的醫生都出自名門,至於李同,眾位禦醫沒有一個聽說過,所以自然也是瞧不起。

李同同樣也瞧不起各位禦醫,眼神中沒有一絲尊敬之意,繞過眾位禦醫來到孝誠仁皇後身邊。

李同把了把脈,病情了然於心,一開始的猜測得到了肯定,大筆一揮寫下了一紙處方。

呆耳二錢,枸杞三錢,玉蜀黍三錢,地黃五錢,加酒文火煎服,一天二服,三天見效。

望此配方,禦醫齊齊大笑,因為他們從未見過如此可笑之配方,李同倒也是不以為然,隨著太監去了。

三天後,康熙去查看孝誠仁皇後,見皇後仍然在床榻上不為所動,當時暴怒,將手中的茶杯狠狠摔在地上,命人將李同捉拿過來。

禦醫們都在煽風點火,認為一個郊野郎中,怎麼可能醫治好孝誠仁皇後。就在此時,床榻上突然傳出一陣咳嗽聲。

眾人驚異,立刻前去圍觀,原來孝誠仁皇後睜開了雙眼,自主咳嗽著。恰在這時,李同也趕了過來,他又替孝誠仁皇後把了把脈,微微一笑,示意皇後病情已經好轉。

這個消息迅速傳遍了全京城,禦醫們紛紛臉上無光,的確,連個鄉野郎中都比不上,還不如回鄉裏種田。

康熙大喜,自然也不會去責罰禦醫,冊封李同為太醫院右院判,官拜五品。

李同雖有過人的才能,不過為人桀驁不馴,不給宮裏任何官員麵子,即使是康熙身邊的大紅人,宮裏仍舊有不少人想要弄死他,俗話說伴君如伴虎,隻要稍有差池,就會深陷雷池。

公元1680年,後宮暴亂,大臣索額圖趁亂將他殺死於禦花園中,搜刮遺物時,從他的遺物中發現一本隻剩下封麵的毒術和一本醫術,原來李同是明朝名醫李時珍的後人。

.。。

李翔合上康熙野史歎息一聲:“要是我能有李同那樣的醫術就好了,那就不會被欺負,也可以去保護想要保護的人了。“

盛夏的英語課總是讓人眼神迷離,不過一想到放學那兩個混混又會來找自己,李翔不禁打起十二分精神。

一放學李翔誰都沒有理會,包括從小玩到大的胖子,抄起書包就往外奔。

本以為不會遇到那兩個混混,誰知道那兩個混混一早就等在了教室外麵,為首一高個子一腳就將李翔踹到了地上。

李翔吃痛的抱著肚子跪到了地上。

“臭小子,還想跑?今天帶錢過來沒?“高個子惡狠狠的喊道。

圍觀的人群漸漸散去,對於這些事情他們已經見怪不怪,Y市的中學管理鬆懈,總會有那麼一群混混溜進學校來敲詐學生,有錢的就自己找靠山,沒錢的就隻有被挨打的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