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序(1 / 2)

西藏,在中國漢朝的時候隸屬西羌國,唐代屬吐番國,明為烏斯藏。曆來信奉佛教,最初流行紅教,相信各種苦修、符咒和吞刀吐火之術。期間有著名的活佛宗喀巴,獨自進大雪山苦修念佛,悟道之後,就校正頒布各種教義戒律,排除幻術,創立了西藏曆史上著名的黃教,其教義傳遍藏地一百二十萬平方公裏,且深入窮苦牧民和各地信徒的心靈,至此,曆史更為古老悠久的紅教開始衰亡。這一變更的情形,有點類似德國著名的宗教改良家馬丁·路德的影響之於基督教。宗喀巴大師——這位青藏高原上的馬丁·路德——身旁有兩名高足徒弟,一個叫達賴,即當時的西藏王,平時住在拉薩城裏,掌握全西藏政教大權,地位跟顯赫的羅馬教皇相似,另一個名班禪,駐後藏,僅負教皇之名而已。清朝初年,北京的中國滿族皇帝為了更好的管轄各地邊境,特往遙遠的,對當時的交通而言路途迢遠的西藏境內設立一名駐藏大臣,長年駐住在拉薩城內,往返於拉薩北京之間,加強藏地和內陸之間的監督管理,此後不久,與西藏毗鄰的佛國印度,一變而淪為英國的殖民地;英國陸軍部派駐的部隊直達喜馬拉雅山麓。與此同時,虎視眈眈的俄國武裝勢力,也屢屢入侵位於中國版圖上的中亞邊境,企圖翻越世界屋脊的門戶帕米爾高原,侵占中國領地;英,俄雙方爭奪加劇,隻為了各自不可告人的私利。英國人是想假借西藏這塊天然廣漠的牧場,進而垂涎於中國內陸的四川省,以完成其謀略多年的揚子江勢力範圍。俄國人隻是想通過西藏天險,再加上其遠東軍事戰略上印度那一塊地盤,越過蔥嶺(帕米爾高原),一舉而奪取牧草肥沃、幅員遼闊的新疆省,再進一步染指塞外蒙古,在這個過程裏,由於美國的“獨立戰爭”使得大英帝國失掉了其在海外最為肥沃的一塊殖民地,負痛而走的英國軍隊從此就把其占領下的東方的印度視為心愛的“天府”之國,英國和西藏的關係,無形中更加緊張,一方麵,英人害怕俄國在西藏的問題上捷足先登,於是在一切軍事外交政策上展開先發製人的手腕,利誘當時的達賴喇嘛,認西藏為獨立主權的國家,與唐古特政府直接訂立了喪權辱國的英藏新約,而當時北京派駐拉薩的漢人特使某,也就在英國人的反複利誘下糊裏糊塗在條約上簽了字。之後國勢衰亡的清政府逐不能再過問西藏的政務。達賴既入英人彀中,餘下的駐藏大臣,一個比一個更昏庸老朽。鴉片戰爭以後,北京的清政府自己也已到了日落西山,“泥菩薩過河”的境地,根本沒有心思再去考慮,原來強大的毗鄰逼近,是要再三鞏固自己家的藩籬,一刻也不能夠放鬆的!又過了幾年,達賴也慢慢知道了英國人心裏的陰謀,可是,其屬下有一位名叫邊覺奪吉的藏王,因為對沙俄有了好感,且心存幻想,竟輕率地舉兵要求聯俄抗英,並且借口要以參加俄國皇帝舉行加冕禮的名義,遠赴莫斯科以施展其縱橫捭闔以夷製夷的戰略,有點像現代戰爭的大戰之前軍隊的操練演習,這就激怒了原先虎視眈眈良久的英國人,立即有英國軍隊的精兵數千,越過印度西藏邊境的雪嶺,向遙遠的拉薩進軍。聞訊色變的達賴喇嘛,一籌莫展。隻好依據古老的舊法請一些高僧問卜,以卦吉凶。一名護法僧回答他說:“佛能佑我,敵可虜而收其器械,請決戰。”意思是這一仗可以打,藏兵有佛祖保佑,可以戰勝。滿腹狐疑的達賴就相信了他的話,立即下令調動藏兵數千,圖謀抵擋英國軍隊於慶喜關外;英國軍隊雖然沒有高原作戰的心理準備,憑借在地球上大部分地區冒險涉獵的戰爭經驗,也借助了當時最先進的陸戰武器,涉險深入;雙方第一次的遭遇戰,英人倉促應戰,頃刻間死亡一百多人,英軍隻好後退,藏兵大喜,以為神言已經應驗。沒等高興多久,英國人重又整頓隊列,循序前進,這一次,素來缺乏實戰經驗的藏兵大敗,戰場形勢若風卷殘雲,轉眼間藏兵陣腳大亂,丟棄下一千多具屍首望風而逃。這下,苦了鎮守拉薩城的達賴,他再三權衡,知道局勢的變化對整個西藏不利,就痛下決心叫手下人逮捕了那名戰前獻卜的建亭寺護法僧人,以最殘忍的刑法割下他的頭顱;而後,囚其母於工布之頭波溝,攜帶無數金銀珠寶,用數百匹馬馱裝,又親自率領千餘名當時西藏的政教要官奔赴哈喇烏蘇,即中國的青海方向,要去當時的北京向清廷求救。因為出行隊列過於龐大,行速遲緩,達賴又生怕英國軍隊得到傳聞,從後麵追趕,就把隨身攜帶的一部分珍貴寶物,秘密藏匿於一喇嘛寺,留官兵守衛,自己僅帶百餘人過昆侖山,為當時的慈禧太後誦皇經祈福,慈禧素來信佛,聽說此事,立即大怒,命令當時的四川省總督派遣軍隊,取道川藏線赴援。那一年,我正好擔任四川陸軍第六十五標隊營長官,於是隨大部隊即日開拔,進軍西藏,由此……開始了我下麵這一段驚心動魄的人生經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