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初一,耕種日,夜,無月,星光黯淡,南風初吹,乍暖還寒。
兩名騎士就著暗淡的燈光在小道上踟躕,兩側的農田散發著土肥糞便的臭氣,鄉間小道泥濘不堪,倆匹駑馬小意的走著,疲倦的馬眼盯著遠處村莊的燈火。
兩名騎士,都包裹著黑色的披風和兜帽,是帝國北方荒野上流行的款式,鬥篷寬大可以包裹全身,表麵塗了清漆,在荒野上倆三件這樣的鬥篷就可以做一個簡陋的帳篷,在中原地區,這樣的鬥篷深受遊俠的歡迎。兩名騎士中,一位已經須發斑白,他的劍夾在腋下,佝僂著身子,姿勢疲憊難看,另一名身姿挺拔,在顛簸的馬背上如同受閱的騎兵,長劍一絲不苟的懸掛腰間,握韁的手除了練劍的繭子,極為細嫩,這是一個初出茅廬的年輕人。
“河禮村。”老年騎士道,“方圓百裏之內,也許隻有這裏有你要打聽的消息。”老年騎士指著村落裏最明亮的一處燈火。
“夜鶯還是……”年輕人猶豫著想要說出一個名字,這個名字大約來源於道聽途說,年輕人謹慎的不說出口。
“南門會館?”老年騎士笑著,“也許真的存在,不過小子,等你到了我這個年紀就知道,花錢買來的消息和道聽途說沒什麼兩樣。”
老騎士說,這裏有一家客棧,客棧老板叫董珍,曾經是九崖派的頭號悍將,名望極高,後來因傷退出江湖,回到老家開了這間客棧。
“前朝的江湖混亂血腥,紛爭不斷,沒有人能真正退出,一入江湖身不由己,無論你在哪裏,該還的債還是要還,其實現在的江湖也一樣,隻不過對董珍來說,該報的恩一樣要報。”
年輕人略一思考,說:“鐵翼?”
“哈!”老騎士輕鬆帶笑著說,“先是南門,又是鐵翼,你小子一副初出茅廬的樣子,知道的東西倒是不少,我老喬能結識你這樣的青年才俊,真是高興的很。”
年輕人不置可否,倆人雖一路同行,卻也是偶然相遇,老騎士沒興趣問他的來曆,他也沒心思深交攀談,所以倆人除了姓名卻是彼此一點也不了解,甚至,他雖然做遊俠打扮,卻從不當自己是江湖人,他的江湖閱曆多來源於耳聞目染。
在大秦高層圈子裏,鐵翼威名赫赫,成立於大秦建國初,是一個由不願被紀律束縛的遊俠參與軍方行動而組建的秘密聯盟,鐵翼沒有固定成員,因戰事變動而發出飛翼貼召集遊俠,其首領被稱為鐵座子,共有八人,任職終身,其中三人分別來自皇室,大都督府和內閣任命,其餘五人由鐵座子共同推舉。鐵翼即有朝廷背景又有江湖身份,對改變朝廷對江湖俠以武犯禁的固有態度功不可沒,可以說沒有鐵翼,就沒有大秦遊俠成風的社會風氣。
老年騎士道:董珍是唯一一個從鐵座子上退下來的人,他的退出眾說紛紜,唯一確定的是,董珍為此修為盡廢,而皇室對此發昭褒獎。
“那麼,這個客棧肯定有很多江湖人,尤其是鐵翼的舊人。”年輕人想,打聽軍中的消息,這些人很合適。
他們又費了小半個時辰才進了村,一個很美麗的村子,學社,酒肆,廟觀,祠堂,麥場,房舍井井有條,雖連天大雨,通往客棧的青石板路依舊幹淨清爽。店小二很體貼的帶他們直接去飯堂,那裏有旅客最喜歡的爐火,熱餐,茶和酒。
“我的馬要喂豆料。”年輕人邊走邊說。“明天至少要趕六十裏路。”
他們進入飯堂,雖是村中客棧,飯堂的客人卻不少,五名鏢師坐在最角落裏,沒有啃幹糧和飲酒(鏢師出門很少吃客棧的食物,為了安全),卻擺滿了豐盛的美食。三名來自南方的遊俠坐在窗邊,用南方人一貫的悠然愜意享受大雨後的潮濕,而幾名北方的刀客則躲在最幹燥的爐火邊,抱怨著連天大雨,幾個本地人在另一邊的角落喝著米酒,用鄉村俚語相互招呼。
“你們從哪來?有沒有好故事跟我們分享?”本地人中的一個年輕人興奮的叫嚷著,臉頰因酒而通紅,對他們毫不畏懼,他對遊俠的向往溢於言表,這個的每個人大概都被騷擾過。
老騎士把劍隨意扔到桌上,脫去濕透了的外衣披風。“你已經聽過故事了,小夥子。”
“當然,當然。”年輕人道,“南洪州的盜匪,北肅州的幹旱,天蕩山變多了的混沌,還有距離這個僅僅二百裏的樹林裏出現的怪獸。沒有一個好消息。你呢老爺子,說說吧,說點好消息,否則我會覺得我們帝國也難免內憂外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