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初秋走到春逝的故事

關於這個故事和我一些細碎的時光

這個故事是去年9月初開始寫,楔子是聽著陳綺貞《失敗的飛翔者》寫的,那時的自己並不知道會去寫出這樣的故事。那時大致的構想,是寫三個女孩子疼痛的成長。

誰的青春不疼痛,我經常這樣自嘲,嘲笑著我們這代人與生俱來的矯情。但,我亦喜歡這份矯情裏屬於我們的真摯和哀傷。

剛開始寫的時候很痛苦,一天寫個2000字就算是很大的工程了,因為要細細去描摹出這三個我喜愛女子的模樣,心情很是別致亦要細細雕琢。

寫著這樣舒緩的文字時,我亦在閱讀很多的書籍,鐵凝的《大浴女》還有張欣的《深喉》都給了我頗為深刻的影響,而《大浴女》更是讓我喜愛到不行。

一個寫青春的人,看著很不青春的書籍。其實在去年暑假的時候,我幾乎花了兩個月的時間都是在看懸疑恐怖小說,而在我寫這本小說寫到心情糾結的時候也是看了大量的國內外的恐怖懸疑電影。我想,你們所想象的顧顏不該是這樣的啊。可我就是這樣,有點抗恐能力。

青春是什麼?我一直覺得青春是一段很寶貴的年華,逝去了亦不再,所以我想去緊抓住,所以我選擇書寫。慢慢寫下來,我卻覺得,隻要你有一個很青春的心,那麼即便容顏枯槁,筆尖依舊有著青春年華的溫潤如泉。

一開始是想寫一個青春故事,但漸漸寫下去,已經不是過去那樣簡單的一些意念。我不是一個為情節而情節的寫手。每一個角色身上發生的故事都是我失眠夜裏,突然冒出來的。朋友告訴我,這是因為這些人物在你的設計之下漸漸長出自己的手腳,自己走自己的故事了。

而我知道,不是的,那是我20年來積攢在心裏的一些從來沒有說出來的想法,關於一個20歲女生對於成人世界、娛樂圈、青少年犯罪等等的思考。(會不會說得很嚴重了呢?)

那些被掩抑的言語,就在一個一個失眠的夜裏,全然地轟炸在我身上。我焦灼地爬起身來,拿起筆紙在上麵歪歪扭扭地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