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後,楊政道大婚。一段時間的勞累過後,蕭後的生日將近。楊政道問蕭後:“奶奶想要什麼樣的壽禮呢?孫兒一定盡力而為。”
蕭後笑道:“我這麼大一把年紀了,什麼沒見過,還要麻煩孫輩兒幫我找?隻要大家平平安安、身體健康,我就高興了。什麼金啊、玉啊的,就不要費心了,我著實沒有興趣。”楊政道對著自己的新婚妻子會心一笑,他們心裏早有數了。
楊政道拉開簾子說:“奶奶,看看孫兒為奶奶準備的禮物。”蕭後疑惑的朝那邊望去,那裏站著一個和自己差不多大的衰老婦人,頭發已經花白,神情略有些激動。蕭後看著那老年婦人,明明是那樣的陌生,可那眼神卻又是那樣的熟悉,心裏已經想到是誰了,卻又不敢相認。蕭後站起來,向那人走去,想看的更清楚一點兒,可是已經控製不住自己的激動,嘴唇開始有點兒微微的顫抖,腳也走的不穩了。楊政道和新婚夫人連忙上來扶,蕭後推開他們,徑直走向那人,嘴裏已衝出心底的那個名字——“青兒!”“幸兒!”與此同時,那人嘴裏也蹦出一個名字,兩位老年人擁抱在一起,熱淚盈眶。蕭後喃喃的說道:“我以為你都不在了,都不敢派人去找,生怕聽到什麼不好的消息。”
青兒說:“我以為這輩子都再見不到你了,想不到我們還有重逢的機會。”
蕭後說:“好了!好了!看見你還好好的,我心就安了。”楊政道夫婦和采菊、助兒上來拉開兩位老人,夫人說:“奶奶這回見到兒時的好友了,可可以在一起好好敘敘舊了。”
楊政道說:“是啊奶奶!青奶奶這麼遠來,路上一定很辛苦,奶奶陪青奶奶做著說話啊!”
蕭後抹抹眼淚兒說:“瞧我!倒把這茬兒給忘了,這人老了就是不中用了,還是孫兒想的周到啊!”
夫人笑道:“那是奶奶遇到青兒奶奶高興的。”說著話,眾人擁著兩位老人坐了下來,夫人親奉上茶水。蕭後待青兒歇了一會兒,問道:“這些年你是怎麼過來的?生活還好嗎?”
青兒歎了一口氣搖搖頭說:“這些年苦啊!開始的時候前朝皇上總是發動民工修這建那的,沒有個停歇,男人不夠用了女人上,勞民傷財,都不知道什麼時候是個頭兒。後來遇到戰亂就更慘了,不知道死了多少人,我這一輩兒的都沒幾個了,水生死了,荻兒死了,葉兒也死了,隻剩下我去眼睜睜的看這一幕幕的悲劇卻沒有一點兒挽回的力量。這小一輩兒的吧,都被拉去征了兵,到現在一點兒信息都沒有,好在給我留了一個小孫子,天天吃糠咽菜的把他拉扯大,現在長大成人了,也成了家,讓我這孤老婆子晚年有了靠。”
蕭後的眼裏又沁滿了淚水,歎息道:“這都是我們的錯啊!”
青兒意識到自己說錯了話,有些不知所措,搓著衣襟呐呐的不知道該說什麼好。蕭後看著她的樣子笑道:“我又在觸景傷情了,你我姐妹一場,是知道我的,別往心裏去。”蕭後一抬頭,看到青兒花白的發髻上插著的金釵那麼眼熟,正是青兒出嫁時自己送的,笑道:“這枚金釵你還保存著。”
一提起金釵,青兒立刻放鬆了不少,取下來看著它一邊愛惜的撫摸著,一邊說:“這枚金釵,自從你送給我以後,我就把它珍藏在箱子底下,平時都舍不得戴,隻有過年啊、過節的時候才拿出來戴一會兒,平時隻是拿出來擦一擦、看一看再放回去。最苦的時候,連野菜都沒得吃,孫子餓的直哭,想去換點兒吃的,到底還是放了回去,總算是熬過那段日子了。這回知道要來看你,這才拿出來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