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宗歌頌
夫學道之人,不通性理獨修金丹,如此既性命之道未備,則運心不普,物我難齊,又焉能究竟圓通,迥超三界?故《楞嚴經》雲:有十種仙,皆於人中鏈心堅固精粹,壽千萬歲。若不修正覺三昧,則報盡還來,散入諸趣。是以彌勒菩薩《金剛經頌》雲:饒君百萬劫,終久落空亡。故此《悟真篇》中先以神仙命衍誘其修鏈,次以諸佛妙用廣其神通,終以真如覺性遣其幻妄,而歸於究竟空寂之本源矣。
性地頌
一
佛性非同異,千燈共一光。增之寧解溢,臧著且無傷。取舍皆為過,焚漂總不妨。見聞知覺法,無一可猜量。
二
如來妙體遍河沙,萬象森羅無障遮。會得圓通真法眼,始知三界是吾家。
三
視之不可見其形,及至呼之又卻應。莫道此聲如穀響,若還無穀有何聲。
四
一物含聞見覺知,蓋諸塵境顯其機。靈常一物尚非有,四者憑何作所依。
五
不移一步到西天,端坐諸方在目前。項後有光猶是幻,雲生足下未為仙。
六
求生本自無生,畏滅何曾暫滅。眼見不如耳見,口說爭如鼻說。
無罪福
終日行不曾行,終日坐何曾坐。修善不成功德,造惡元無罪過。時人若未明心,莫執此言亂做。死後須見間王,難免擭湯碓磨。
三界惟心
三界惟心妙理,萬物非此非彼。無一物非我心,無一物是我己。
見物便見心
一見物便見心,無物心不現。十方擊通塞中,真心無不遍。若生知識解,卻成顛倒見。睹境能無心,始見菩提麵。
圓通
見了真空空不空,圓明何處不圓通。根塵心法都無物,妙用方知與物同。
隨他
萬物縱橫在目前,隨他動靜任譁誰。圓明定慧終無染,似水生蓮蓮自乾。
寶月
一輪明月當虛空,萬國清光無障礙。收之不聚撥不開,前之不進後不退。
彼非遠兮此非近,表非外兮裹非內。同中有異異中同,問你傀儡會不會。
心經頌
蘊諦根塵空色,都無一法堪言。
顛倒之見已盡,寂靜之體偷然。
人我
我不異人,人心自異。人有親疏,我無彼此。水陸飛行,等觀一體。貴賤尊卑,首足同己。我尚非我,何嚐有你。彼此俱無,眾泡歸水。
讀霄竇禪師祖英集
曹溪一水分千派,照古澄今無滯礙。近來學者不窮源,妄指蹄窪為大海。雪竇老師達真趣,大震雷音推法鼓。獅王哮吼出窟來,百獸千邪皆恐懼。或歌詩,或語句,丁寧指引迷人路,言辭磊落義高深,擊玉敲金響千古奈迷人逐境留,卻將言相尋名數。真如實相本無言,無下無高無有邊,非色非空非二體,十方塵刹一輪圓。正定何曾分語默,取不得兮舍不得。但於諸相不留心,即是如來真軌則。為除妄相將真對,妄若不生真亦晦。能知真妄兩俱非,方得真心無呈礙。無堅礙兮能自在,一悟頓消窮劫罪,不施功力證菩提,從此水離生死海。吾師近而言語暢,留在世問為榜樣。昨宵被我喚將來,把鼻孔穿放杖上,問他第一義如何,卻道有言皆是謗。
戒定鱸解
夫戒定慧者,乃法中之妙用也。佛祖雖嚐有言,而未達者有所執。今略而言之,庶資開悟然。其心境兩忘,一念不動日戒。覺性圓明,內外瑩徹曰定。隨綠應物,妙用無窮曰慧。此三者相須而成,互為體用,或戒之為體者,則定慧為其用,定之為體者,則戒慧為其用,慧之為體者,則戒定為其用。三者未嚐斯須相離也,猶如日假光而能照,光假照以能明,非光則不能照,非照則不能明。原其戒定慧者,本乎一性,光照明者,本乎一日,一尚非一,三複何三?三一俱忘,湛然清諍。
即心是佛頌
佛即心兮心即佛,心佛從來皆妄物。若知無佛複無心,始是真如法身佛。法身佛,沒模樣,一顆圓光含萬象。無體之體即真體,無相之相即實相。非色非空非不空,不動不靜不來往。無異無同無有無,難取難舍難聽望。內外圓通到處通,一佛國在一沙中。一粒沙含大千界,一個身心萬個同。知之須會無心法,不染不滯為諍業。善惡千端無所為,便是南無及迦葉。
采珠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