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七點,郭大路和他的媽媽坐在窗前吃起了早飯,食物是很普通的家常菜式,人家也是最常見的溫飽之家,但對於久經戰火的安西人而言,有這樣一個寧靜祥和的早晨,已經是太過珍貴不易了。
“大路,你的學校選好了沒有?”
問話的母親是一個體質看起來有些纖弱的中年女子,她大約四十多歲的樣子,穿著一身藍布的長衣,如雲的長發被粗粗的紮捆成一個大馬尾,白皙的皮膚上可以看見一些因為操勞或是某種病痛而留下的褐色斑點。
母親的眉毛很淡很細也很長,眼睛閃爍著明亮的顏色,如果在她年輕的時候,一定會是一個令人心動的小美人。
“嗯……差不多吧。”
兒子郭大路模模糊糊的應了一句。他顯然沒有繼承到多少母親的清秀基因,方方正正的腦袋上,頭發、眼眉、甚至已經開始稍稍生長出的稚嫩胡須,都顯得有些過於茂盛。
這一年的郭大路18歲。
他剛剛念完了全部的高中課程,正在考慮接下來選擇大學繼續學業的問題。
這是一個很大的問題。因為四年大學的花銷,對於一個身處底層的普通家庭來說,實在是一筆很大的支出,特別是那些擁有優質資源的好學校,其各項學雜費用之高,令人嘖舌,但也正因如此,它們才能培育出更多的社會精英來。
“差不多是什麼意思?”
母親皺起了眉頭,顯得更秀氣了一點,
“我和你父親的意思是,還是去東湖學院更好。”
“可那裏實在太貴了。”
郭大路擺了擺手,望著窗外,原本晴朗無風的天氣此時突然下起了細雨來。雨聲致密,落在窗台前挑起的屋簷上,有些讓人心惱。
“我和你爸總是會支撐下去的。”
母親聲音不高,卻透著堅決。
東湖學院是長唐帝國整個安西行省最好的大學,即便在崇文重教的帝國全境中,也是排名前十的高等學府,令無數人心生向往。
“況且你的資質也是夠的,若真的能從東湖學院畢業,未來……,我們便可放心些了。”
郭大路默然不語。他母親說的話自然不錯,一百多年來,東湖校友遍及帝國,同氣連枝,盤根錯節,各種關係門路上達中樞,下及各省,隻要有些真才實學,總有出人頭地的一天,不用像他的父親一樣,隻能靠著戰場積功,才好不容易踏上百夫長的位置。
母親這時候拉起了郭大路的雙手,看著兒子指尖難以察覺的三個微小紅點,仿佛感慨萬千一般:
“三級芯卡師……,若不是家裏窮,你該再多一張芯卡的……”
“哎呀,夠用啦。”
相同內容的話,郭大路每天都會聽母親說不下十遍。
自從五百年前,林堂博士發現人體元能和芯卡物化技術之後,每個人能解開多少條基因鎖,幾乎成為了評判一個人能力的唯一標準。根據目前的權威數字調查,未能啟動人體元能的普通人占比世界人口近6成,三條基因鎖以下的占比36%,能超過三條基因鎖的隻有不到區區3%的人口。這也是為什麼郭大路的母親會如此耿耿於懷兒子的第四張芯卡。
但郭大路從來沒有因為自己家的貧困,無法給自己植入第四張芯卡而怨天尤人,在他看來,能好好的發揮出三張芯卡的元能,便足以在社會立足生存,何必要擠破頭鑽進所謂天才人士的行列中呢?!
“我這些天仔細想了想,覺得若是進了沙蠍學院,也是不錯的選擇呢。”
郭大路終於說出了自己的想法,沙蠍學院是高昌城中一所具有軍方背景的地方性學院,大多招收貧民子弟,所有學生食宿費用全免,但畢業之後需要在安西行省的邊境戍衛軍中服役四年以作抵償。郭大路的父親正是畢業於那裏。
母親白皙的臉頰上泛起一坨潮紅之色。
“胡說!”
母親用雙臂支撐在桌上,鼓起氣勢壓在郭大路的頭頂,
“你還願意過上你父親這樣的日子麼?!”
外間的雨下得更猛了些,幾聲沉悶的敲門聲打斷了母子兩人並不算愉快的對話。
打開門,一個穿著邊境軍製服的戰士肅然站在門口。他先是伸頭朝著屋裏看了一眼,在郭大路的身上稍作停留,最後又回到女人的臉上。
“你是……”
母親心頭泛起一絲不祥的預感,正要說話,那軍人恭恭敬敬的敬了一個軍禮,然後從貼身的包裹中取出一份文件遞到女人的眼前。
母親已經有些慌了,眼前的天色都仿佛隨之暗沉了下來,修長的雙手在微微顫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