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五輪書》中的製勝之道(1 / 2)

《五輪書》是日本著名的武學大師和兵法家宮本武藏所著。宮本武藏曾經曆了60多場決鬥並獲得全勝,成為日本曆史上的傳奇人物,晚年他隱身山洞著成此書,記錄兵法中不敗之道,他畢其一生的武學和哲學都是從無數次親曆格鬥的經驗中得來的。

西方管理者最重視的兩本軍事古籍,一本是中國的《孫子兵法》,另一本就是日本的《五輪書》。前者主要著眼於戰爭全局的戰略部署,後者更側重具體戰役的戰術打法。戰略和戰術不僅在軍事戰爭中有著很大的區別,在商業管理中也相差懸殊。在商業企業中,戰略部署一般是總經理的任務,而具體的戰術打法則歸具體的市場經理、財務經理、技術總監等負責,後者常被人們稱為“企業武士”。

不同於中國傳統兵法中的重視謀略、以柔克剛,《五輪書》更強調如何在你死我活的具體爭鬥中生存,這是一本極其務實的兵法書。《五輪書》裏閃耀的箭道精神正是現代商人們的生存之道。日本劍道的根本就是直麵殘酷的鬥爭,想盡一切辦法取勝。與中國兵法中尚“和”的精神不同,日本劍道宣揚的是“戰”,是一種不對敵人抱有任何幻想,堅決擊敗敵人的殊死之戰。《五輪書》給人們的最重要的啟示就是,以劍道的精神在殘酷的競爭中求生存。

宮本武藏的劍術自成一派,他本人被後世尊為“二天一流”派鼻祖。宮本武藏的一生是傳奇的一生。他形於文字的生平事跡隻在《五輪書》中可見一斑,其他則均是流傳於各地的口頭傳說。這使得這位生活在室町後期到江戶初期的劍士更多了幾分神秘,也引起了大家對這位400多年前傳奇人物的極大興趣。

宮本武藏1584生於日本岡山縣英田郡大原町。少年時從父學藝,13歲始與國內各大流派比武較藝。至28歲,比武60餘次,常勝不敗。29歲時與名滿天下的劍士佐佐木小次郞在岩流島決鬥,將後者斬於劍下,一戰成名。武藏不斷刻苦修業,50歲左右練成“二天一流”劍術。1640年,57歲的宮本武藏應熊本藩藩主邀請,在當地傳授劍術。在這段時間裏,他創作了《五方之太刀道序》、《兵法三十五固條》和《五輪書》,合稱為“兵法二天一流三兵書”。宮本武藏生活的時期,正值日本從戰亂轉入和平,武士劍客們紛紛從疆場立功轉向入幕求仕。前半生在戰亂時期成長起來的宮本武藏,在進入德川和平時期後出仕,但作為一名不願放棄自我的武士,他內心充滿了矛盾。於是,他潛心研究劍術,終於在晚年得劍術之大成。

而宮本武藏的《五輪書》不僅僅是一本傳授劍術劍法的書籍,其中還蘊涵著深刻的宇宙和人生哲理,甚至對日本後世的商業競爭、企業管理等也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用來形容企業的比喻有很多,在工業化時代,就有這麼兩個我們耳熟能詳的比喻,一是將組織比作機器,一是將競爭比作戰爭。我們經常會看到這樣的情形:在例行的銷售會上,一位企業領導大談著如何從側翼包圍競爭對手,如何從背後攻擊敵人,最後如何徹底打敗對方。如同在戰場中一樣,策略和領導在商場中同樣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因此,戰爭研究就成了商業人士的必修課。商業人士所研究的戰爭書籍,最主要的是2500年前中國的《孫子兵法》。在現代商業競爭中,人們又開發出了眾多的“旁門妙法”,比如,從《西遊記》中學變化、從《三國演義》中學謀略、從《紅樓夢》中學管理,這都是從傳統文化中汲取商業運作方法的範例,深受東西方商業人士的歡迎。20世紀80年代以來,建立在科學基礎上的西方現代管理方式就充分運用了古代軍事的理論。其中《孫子兵法》中的戰略、《五輪書》中的戰術、克勞塞維茨《戰爭論》中的決策和馬基雅維利《君主論》中的方略成為現代商業人士學習的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