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三章
沙雷闊勒嶺3
大清帝國帕米爾總督區政fǔ,在大半年的時間內,已經在控製區內的各個部落或部族營地,向當地的民眾展覽和放映了這些沙俄罪行的資料片,當地各民族的民眾,在這些殘酷的事實麵前,早就認清了沙俄的狼子野心和豺狼虎豹般的惡行,提高了廣大民眾的警惕‘性’、‘激’起了各族民眾的同仇敵愾之心。
現在總督區的工作,在控製區內已經全麵鋪開,陸續建立起了縣級政權機構,他們的首要任務不像滿清官府一樣隻是收稅,而是首先幫助各個部落或部族發展生產、改善生存環境,這與滿清政fǔ對待當地民眾的方式迥然不同,受到了帕米爾地區各族民眾的衷心擁戴。
帕米爾總督區,目前暫時劃成三個縣級行政區,第一個是和薩縣,包括了和什庫珠克帕米爾和薩雷茲帕米爾兩大區域,丹加拉就位於這個縣級行政區,因此,它現在既是總督區的首府,也是和薩縣的縣政fǔ所在地,不過它的大部分疆域還處於沙俄的占領下。
第二個是大阿瓦縣,疆域包括了阿爾楚爾帕米爾、大帕米爾、瓦罕帕米爾三部分,現在除了阿爾楚爾帕米爾的大部分處於帕米爾軍區的控製下,其它大部分疆域都被沙俄和英國人侵占著,現政fǔ暫時設在丹加拉,將來的縣政fǔ計劃設在昆都士。
第三個就是小郎塔縣,疆域包括小帕米爾、郎庫裏帕米爾、塔克敦巴什帕米爾,縣政fǔ設在塔什庫爾幹河穀的古石頭城,即後世天朝的塔什庫爾幹塔吉克自治縣政fǔ所在地,這可能是今後中華境內環境最險惡的一個縣級城市。
九二年初‘春’時節,山地團擴軍時,控製區內的各個部落或部族,都迅速把自己最優秀的勇士們,送到了丹加拉基地供官府挑選。
他們都知道,這是在保衛自己現在的安寧生活,不再受到沙俄軍隊的破壞、襲擾,他們是在為自己而戰。那些沒有被選中的部落勇士,回到部落後,就被編進了當地政fǔ兵役機構管轄的民兵預備役,每年需要集中接受三個月不定期的軍事訓練,除了作為軍隊的後備力量,就是作為地方的治安補充力量,遇到戰爭時,也將暫時脫離平民生活,集中起來作為軍隊的補充力量。
當然,這些預備役民兵,也是有一些政fǔ補貼和優惠待遇的,首先就是發給每人一支k88步槍和刺刀,一百發子彈、兩枚木柄手榴彈,以及鋼盔、攜行具、救護包、工兵鏟,其次就是參加訓練有現金津貼,訓練除了軍事技術之外,還有一個最重要的內容就是學習文化,文化的核心自然是漢文化。凡是每年參加滿三個月的訓練,可以得到五十大洋的現金補助,訓練期間各項考核合格,還可以再得到五十大洋的現金獎勵,有一項達到優秀,額外獲得十五個大洋,當然,合格的標準相對較低,優秀的標準就不是每一個人都可能達到的,差距還是要拉開的。
在每年‘春’節、端午節、清明節、中秋節等中華的四大傳統節慶,政fǔ還將向民兵和軍人家屬,發放豐富的年節禮物,有美酒、新鮮的綠葉蔬菜、海魚和海帶、漂亮的衣料、糖果、鹽和茶葉等生活日用品。
這是王致鳴親自製定,比其它地方的軍屬和民兵,所享受的待遇還要高幾倍的一個特殊的標準,一個原因是這裏本來就人煙稀少、氣候惡劣,移民是無法大規模進行的,必須依靠這裏的當地民眾,參加保衛國土的戰爭。
另外一個原因,就是要以各種手段,包括今後組織他們學習漢話和漢文字,學習中華民族的傳統與文化,來逐步強化這些民族的中華意識,增強其對中華文化和傳統的歸屬與認同感,把他們緊緊地捆在中華民族的身上,最終達到同化他們的目的,使他們真正地變成中華民族的一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