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大英帝國的態度(1 / 2)

大英帝國駐華公使華爾申閣下,現在是如坐針氈,他是再也不敢往下想了,他必須對爵士的行動予以一些支持,至少不能再按照以前對待大清國一樣的方式,去與喬丹爵士齷齪吧?

今天自己來總理衙門,本來就是一種錯誤,那是在倫敦通知了自己之後的違規行為,來了後又沒有主動聯絡、配合爵士,那就更是錯上加錯。

至於爵士與大清國的關係,到底是怎麼一回事情,那不是他應該操心的事情,那是該由倫敦去操心的事情,自己與爵士根本就不是一個檔次的,還是把自己的事情先做好吧。

於是,鬼子們的實際領軍人物就準備上場了。

當然,他不是為法國佬、小日本說話,而是為喬丹爵士說話!

借著林椿在看文件時的機會,華爾申發言了,這是他今天在會議室裏麵第一次正式發言,大小鬼子們,都規規矩矩的坐好,準備聽老大說些什麼,好決定自己應該怎麼做了。

“喬丹爵士,總理王大臣閣下,各位同行,我,華爾申,大英帝國駐清國公使,代表大英帝國,在這裏慎重地發表三項聲明,第一項申明如下:鑒於大日本帝國駐華公使大鳥圭介閣下,對大清國和喬丹爵士的無理挑釁,公然以戰爭相威脅,大英帝國對大清國和喬丹爵士,針對大日本帝國的任何反擊行動,都持中立態度,同時希望喬丹爵士把反擊控製在有限範圍之內,請喬丹爵士盡量控製事態的影響範圍。”

說完第一個申明,華爾申也對爵士遺憾地聳聳肩,表示出一層意思:“爵士,很遺憾,我隻能做到這一步了”。當他接到爵士感謝、理解的眼神後,立即就接著開始宣布他的第二項申明:

大英帝國政府反對任何國家,以任何方式,加入到這次喬丹爵士和大清國,對大日本帝國的反擊行動中去獲取不當利益,大英帝國政府希望其它國家,都能夠與大英帝國一起,對此事保持中立。

第三項申明,是大英帝國政府對近段時間內,在大清國境內發生的,西方部分國家在華傳教士、教會、教堂,以及部分商人,所作出的不符合文明人身份和道德的行為,表示強烈地譴責,並希望涉及此事的國家,能夠理智地、文明地與大清國全權處理此事的欽差大臣,約翰.喬丹爵士妥善地協商,並處理此事,不要繼續惡化事態,破壞遠東地區的均勢和穩定,大英帝國不希望看到遠東地區,同時爆發兩次地區性的戰爭。

華爾申在說第三項申明時,兩隻眼睛就沒有離開過法西比三國公使的臉上。那是大英帝國的一種警告!

林椿還迷惑在文件所透露出來的絕密信息,帶給自己的震驚之中。

西班牙和比利時公使,還沒有膽量與大英帝國對抗,他們都優雅地避開了華爾申的眼神。

但是,在場的外交官們,還是被華爾申的三項申明,給再次打懵了。

這是他們今天不知道遭到的第四次還是第五次,被人用語言重擊、而後被打懵的事故,他們的腦子也開始有些發木。

在大家聯袂來總理衙門之前,華爾申還是他們的主心骨和後台。

現在喬丹爵士一出場,華爾申就變成了喬丹爵士的堅定支持者,就是爵士要對日本人動武,華爾申也隻是表示大英帝國保持中立,同時又事實上警告了德國人不要插手,也間接地警告了俄國人、美國人也不要想插手,更是警告了法國佬,不要玩火,大英帝國不希望爵士和你們發生戰爭。

那些歐洲中小國家的外交官們,算是再次看到了英國佬的無恥嘴臉,他們知道這是英國佬在與爵士聯手對付法國人、俄國人、日本人,其實是沒有大清國朝廷什麼事的,那是一個人和一個世界上最大帝國的合作,那是什麼概念?

豈不是說那個人,有與大英帝國對等的地位或實力?

當然,那一個人,就是喬丹爵士!不會是他們之中的哪一位!

現在,他們就不得不重新來認識、認識喬丹爵士了。

但是,以他們那種自以為是的心態,莫名其妙的優越感和對華人的蔑視,他們又哪裏能夠知道那些最隱秘的事情呢?

就是這位華爾申閣下,也隻是憑借著自己的豐富的外交經驗和觀察力、判斷力,才臨時改變主意,轉而支持喬丹爵士的,這些事情就更不是那些歐洲中小國家的外交官們能夠搞明白的。

何況,他們就更不會知道爵士本來的想法,就是要借機立威,警告那些中小流氓,不要想再來大清國打秋風了,那是會感冒的,發展成肺炎就會要命的。

至於是誰中簽,撞到爵士、少爺的槍口下,那就隻能怨你自己“點兒背”,如果你還要掙紮、反抗,那就會被打成蜂窩!甚至是一堆爛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