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巴澤爾·Y.產權的經濟分析[M].費方域,段殷才,等,譯.上海:上海三聯書店,1997.
2.哈羅德·德姆塞茨.企業經濟學[M].梁小民,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9.
3.黃明.公司製度分析——從產權結構和代理關係兩方麵的考察[M].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1997.
4.納爾遜.經濟變遷的演化理論[M].胡世凱,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97.
5.伯納德·曼德維爾.蜜蜂的寓言:私人的惡德公眾的利益[M].肖秉,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
6.陳鬱.企業製度與市場組織——交易費用經濟學文選[M].上海:上海三聯書店,1996.
7.科斯·哈特·斯蒂格利茨,等.契約經濟學[M].李鳳聖,譯.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1999.
8.程恩富.西方產權理論評析——兼論中國企業改革[M].北京:當代中國出版社,1997.
9.埃格特森.新製度經濟學[M].吳經邦,等,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96.
10.道格拉斯·C.諾斯.製度、製度變遷與經濟績效[M].劉守英,譯.上海:上海三聯書店,1994.
11.柯武剛,史漫飛.製度經濟學:社會秩序與公共政策[M].韓朝華,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00.
12.青木昌彥,錢穎一.轉軌經濟中的公司治理結構[M].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1995.
13.金德爾伯格.經濟過熱、經濟恐慌及經濟崩潰:金融危機史[M].3版.朱雋,等,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
14.羅納德·H.奇爾科特.比較政治經濟學理論[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1.
15.巴裏·克拉克.政治經濟學:比較的觀點[M].2版.王詢,譯.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1.
16.約瑟夫·E.斯蒂格利茨.社會主義向何處去——經濟體製轉型的理論與證據[M].周立群,等,譯.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
17.黃衛平.國際通行投資分析——風險報酬·資信評級·風險分析[M].成都:西南財經大學出版社,1994.
18.簡·飛利浦·鮑查德,[比]馬克·波特.金融風險理論——從統計物理到風險管理[M].周為群,譯.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2.
19.保羅·羅斯.外彙市場和貨幣市場——關於產品、應用及風險的進階指南[M].周煒,譯.上海: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1999.
20.桑德斯.信用風險度量:風險估值的新方法與其他範式[M].劉宇飛,譯.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1.
21.班塞爾.用VaR度量市場風險[M].[意]皮埃特羅·潘澤.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1.
22.馬歇爾,班塞爾.金融工程[M].宋逢明,譯.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1998.
23.洛侖茲·格利茨.金融工程學[M].修訂版.唐旭,等,譯.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1998.
24.邁耶.美國金融大災難[M].何璋,譯.海口:海南出版社,2001.
25.埃文斯,奧爾森.模擬與風險分析[M].洪錫熙,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26.多米尼克·卡瑟利.挑戰風險——金融機構如何生存和發展[M].朱泱,等,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97.
27.約翰·奧德爾.美國國際貨幣政策——市場、力量和觀念是政策轉變的根源[M].李麗軍,等,譯.北京:中國金融出版社,1991.
28.馬丁·邁耶.美元的命運[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0.
29.羅納德·麥金農,大野健一.美元與日元——化解美日兩國的經濟衝突[M].王信,譯.上海:遠東出版社,1999.
30.張維迎.所有製、治理結構及委托——代理關係[J].經濟研究,1996(9).
31.吳敬璉,等.國有經濟的戰略性改組[M].北京:中國發展出版社,1998.
32.楊其靜.合同與企業理論前沿綜述[J].經濟研究,2002(1).
33.奧村洋彥.日本“泡沫經濟”與金融改革[M].北京:中國金融出版,2000.
34.黃澤民.浮動彙率製與金融政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35.特裏斯曼.風險管理與保險[M].11版.裴平,主譯.長春: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