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筱萸已然踏上了黃泉之路。人們企盼他踏上的是通往極樂世界之路,神情安定地走向另一個世界。作為官員,鄭筱萸喜愛書畫,有些文人氣質;作為丈夫,鄭筱萸縱容了妻子又害了妻子;作為父親,鄭筱萸本以為為兒子鋪就了美好前程,可事實相反。當鄭筱萸匆匆踏上往生之路時,這些塵世的煩擾不知他能否真正放下……
14.他文弱儒雅,喜歡以書畫與他的藥商朋友聚會。向他大肆行賄的藥商都是他的親密朋友,在這溫情脈脈的友情背後,則是赤裸裸的權錢交易。他終歸跌在了眾多"損友"麵前
初次相識鄭筱萸的人,對他的印象並不壞。
看上去長著一張典型的南方人麵孔,略顯清秀的國字型臉龐,並不顯臃腫的身材,濃密而蓬鬆的頭發,使他不像許多貴人不頂重發的部長級官員,官做得越大,頭發越發稀少了。
筆者見過一張他剛參加工作的照片:一頭濃密的黑發,一張清瘦而透出英氣的年輕的方臉,兩隻眼睛炯炯有神,明亮的雙眼注視著遠方。一個帥氣的、深深打著那個時代烙印的充滿朝氣的年輕人!
鄭筱萸的儒雅,不僅在於他的知識分子出身,更在於他幾十年生活情趣的培養,個人愛好的熏陶,他對音樂和書畫十分喜好,廣泛的愛好使他具備了南方文人的文弱和儒雅,但細細品味,則會發現他的眉宇間透露出的政客的另一麵靈氣。
熟悉他的人都知道,書法是他業餘生活的愛好之一。作為國粹,喜愛書畫是中國許多官員的私人雅興,鄭筱萸抵不上胡長清對書法那麼精通,胡長清不僅喜好書法,本身稱得上是書法家,他的書法不僅達到相當造詣,而且廣為贈送。據說他在被"雙規"初期,曾得意揚揚地對辦案人員說,很快就會出去的,到那時我要給你們每人寫一幅字,我的字可不是隨便就能得到的呀!
胡長清最終沒有"出去",給辦案人員寫字的夢想隻能留給陰曹地府來實現了。可是,他的字當時的確很有市場,以至他雖早已踏上黃泉之路,但他的"墨寶"在江西仍然不難覓到。
鄭筱萸固然達不到書法家的水準,但對書法的研究似乎深有感悟。據一位跟他相識多年的老同誌講,他喜歡名家書法碑帖,還很願意與人探討書法藝術,並善於觸類旁通,從中發現人生的真諦。能夠把書法與人生結合起來,看來鄭筱萸絕非一般的附庸風雅之輩,他對書法的喜好,看來是發自內心的喜好。
竟然有這樣極具諷刺意味的一幕--
有一次,朋友們給他介紹了一位書法造詣頗深的大家。那是在城郊的一個古樸的四合院裏,鄭筱萸在古色古香的八仙桌旁落座良久,不見主人。
就在鄭筱萸心中不解之際,一位須發皆白的老者飄然而至,老人著對襟便裝,一副仙風道骨的模樣。麵對眼前這位權勢顯赫被大款們包圍的鄭筱萸,老先生神態安定,細細端詳良久,才慢慢道來:書法是祖國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中的一枝奇葩,書法中充滿了智慧充滿了人生充滿了啟迪。
他舉例說,以用筆而論,藏鋒、露鋒的學問就極大,該藏鋒時要不露痕跡,藏得圓潤自然;該露鋒時一定鋒芒外露,幹脆利落。再者書法中的欲左先右,欲右先左,欲上先下,欲下先上等等,看似尋常,皆有學問,掌握了這些,不僅會練得一手好字,人生也不會出大的問題。
鄭筱萸洗耳恭聽,茅塞頓開。
他不僅對這位書法家佩服得五體投地,還將這一飽含人生哲理的要訣經常講給其他人聽。
2007年5月29日上午,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審判大廳寂靜無聲,在法警的看押下鄭筱萸呆若木雞,雖然濃密但已滿頭白發的鄭筱萸神情呆滯麵如死灰,當法官宣布判處鄭筱萸死刑時,他似乎眼前一黑,身體微微顫動……
我在電視上看到這一令人震撼的畫麵時心裏雜陳五味,我想,可以稱"家"的胡長清書法功底的深厚眾人皆知,對書法與人生的關係體會當更加深刻,但卻依然跌倒在官場;鄭筱萸對書法與人生的感悟津津樂道,並到處宣講他的書法與人生的真諦,但也沒能逃脫走向覆滅的不二法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