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老板每次來北京,都喜歡住新大都飯店,每次鄭筱萸都到賓館看他,每次深談之後都送給鄭筱萸錢。這位王老板就是法庭上檢方指控的8個向鄭筱萸行賄的藥企之一。法庭指控,從2003年到2005年3月,鄭筱萸先後三次在北京新大都飯店收受王老板給予的人民幣12萬元。
鄭筱萸主動交代,王老板供認不諱。
不知鄭筱萸在走上斷頭台的時候是否明白了這樣的道理--
藥商們首先是商人,其次才是所謂的"朋友"。商人信守的是等價交易,怎麼可能有"免費的午餐"?鄭筱萸一案再次驗證了這一顛撲不破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真理。精明的藥商們,在我國由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體製轉軌過程中,超水平發揮著他們的"精明",他們利用體製和機製上的漏洞,無孔不入地向各個掌管著權力的政府官員滲透。
行賄價值總額最大的一項指控,是關於鄭筱萸對浙江某藥企的受賄指控。知情人士透露,該企業老總李某與鄭筱萸的妻子劉耐雪和兒子鄭海榕相當熟,行賄包括房產、企業股份和顧問費、轎車,財物總價值達290萬元左右。
鄭筱萸一案是近年來中紀委查處的天字號大案,涉案人員多,層次高,影響惡劣,國內外矚目為近年來所罕見。
案件所涉及的藥商大都是幾億十幾億元的富翁,他們呼風喚雨,神通廣大,他們人脈廣泛,影響可達高層。一位專案組的同誌透露,辦案之初,來自各個方麵的幹擾接踵而至,有的通過老同學老同鄉打招呼,有的動員老領導老同事來剌探情況,既有財大氣粗的老板商人,也有人五人六的這個委員那個代表,還有省部級領導帶話說情。
中央領導態度明確,對鄭筱萸一案要一查到底,無論是誰,不管職位多高,都要依法徹底查清。整個偵查過程經曆了近4個月的封閉式管理,紀律嚴格。為了弄清每一筆財物的來源和事實,專案組在全國許多省市進行調查,浙江、海南以及東北是重災區,辦案人員馬不停蹄地奔走在東北和華東、華南。東北三省的吉林、遼寧、黑龍江,華東則集中在浙江與上海,華南集中在海南與廣東。
經過4個月的偵查,專案組鎖定了8家藥企。偵查中,有主動交代的,也有大費周折的,不過總的來說還比較順利,加上鄭筱萸本人的認罪態度較好,時間並沒有拉得很長。
當鄭筱萸走上法庭,接受法律的嚴正審判時,"鄭筱萸案專案組"的20多名成員並未感到輕鬆。
幾個月來,他們全身心地投入到案件的偵辦中,付出了太多的心血。每個案情他們都那樣熟悉,他們有太多的感悟。鄭筱萸從一位年輕的大學生成長為共和國的部長,又淪為階下之囚,由他們將這位昔日的政治明星送上不歸的黃泉路,這怎麼能讓人輕鬆起來呢?
懷著沉重的心情,一位專案組成員講述了他心中的"不輕鬆"--
鄭筱萸被"雙規"的初期,為了有利於他交代,專案組把他帶至海南。北京還是數九隆冬,海南則依舊四季如春。專案組駐紮的度假村,綠草茵茵,花團錦簇,假山造型奇異,潺潺流水在灼熱的陽光下靜靜地流淌。
案件涉及部級官員,最高人民檢察院負責直接偵辦,從2007年1月開始,最高人民檢察院從全國各地方檢察院認真挑選了十來個精幹的偵查人員,組成了強大的偵查隊伍。
除此之外,最高人民檢察院反貪總局、反瀆總局都有人員加入,包括反貪總局的局長、反瀆總局副局長,以及中紀委駐國家藥監局的新任紀檢組組長等,還有從中紀委、監察部抽調的人員,由監察部副部長親任專案組組長。除去協助偵查的工作人員,整個專案組成員隊伍亦達20多人,可謂陣容強大。
鄭筱萸在海南的別墅呆了一個多月,他的任務就是交代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