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回 落入凡塵救誇父 巧進火林遇妖狐(1 / 3)

在西北海之外,大荒之隅,有座合不攏的山,此山名曰不周,相傳不周山是人間到達天界的唯一道路。山上終年飄雪,奇寒無比,山峰更是高聳入雲,遙望萬裏,凡夫俗子不可及也。

不周山支撐天地,氣蓋人世,而在這絕頂的另一端,仙雲繚繞,霞光千裏,雄偉的朝升宮便矗立於這天界的九重天上。此時天帝正站在宮中講道,周圍盤坐著各位帝子,帝時而閉目沉思,時而莊肅發言,這時突然轉過身看向九子蒼午,也許是周圍的一陣笑聲,把瞌睡中的蒼午吵醒了,蒼午麵對著帝的冷厲目光,吃了一驚。

帝生氣的說道:“午,你為何總如此墮落?”

蒼午不敢回答。

“我問你個問題,如回答不上,你可接受懲罰?”帝問。

蒼午先是一頓,然後慢慢的點頭。

帝哀歎,問道:“媧皇造人於世,但凡間危險重重,人乃弱者,洪水卷來,千萬人流離失所;猛獸襲擾,人則死傷無數,那媧皇又為何造人?”

蒼午無言,幹坐良久,心中焦躁極了。

帝搖了搖頭,斥道:“你到宮中修煉數年,虛度光陰,愚蠢之極!”說完轉過身去

過了一會兒,帝平靜的說:“明日你便下界,讓你磨練一番,可知悔改?”

蒼午望著帝的背影,慌忙點頭。

次日,蒼午心中慌亂,便早早的來到宮殿門口等待。許久,帝召其進殿,蒼午急忙走了進去。帝正端坐於殿上,見蒼午來到麵前,嚴肅的看著他,蒼午低下頭,不敢直視。

帝說道:“你既已犯錯,便也隻能就受懲罰,我封你為遊神,奉吾命下界巡遊山、海、荒,遇難自行解決,不可到天界求助,直到巡遊完畢,方可回天界複命,你可知否?”

蒼午緩緩呼出一口氣,答曰:“蒼午知錯,願受懲罰,下界巡遊,定當遵守規矩。”

帝臉色緩和,點了點頭說:“此刻,你便去吧。”

蒼午道:“是,孩兒絕不負帝之苦心。”說完便轉身走出朝升宮。

天界茫茫渺渺,雖風光無限,卻帶有一絲淒涼。蒼午迫於無奈,與眾人告別後,獨自來到天門外。門將天佑早已在此等候,見到蒼午已來,便道:“我已等待多時,你這就騎上鸞鳥下界去吧。”

“麻煩天佑大神了,多謝。”蒼午說道。

天佑默念口訣,呼喚鸞鳥,不多久,隻見一隻渾身布滿五彩斑斕羽毛的鸞鳥飛了過來,蒼午躍上鳥身,轉身向門將天佑點了點頭。天佑一拍鸞鳥尾部,鸞鳥便張開彩色雙翼呼嘯而去。蒼午隻覺得耳邊風聲呼呼,還參雜著一點雷鳴聲,仿佛穿梭光陰,不多久鸞鳥就降了下來,蒼午感到周圍十分寒冷,涼氣似乎要鑽到骨子裏了,隻好哆哆嗦嗦的從鸞鳥背上躍下,然後望向鸞鳥道:“神鳥辛苦了,這就回去吧。”鸞鳥朝蒼午點了點頭,突然呼出一口氣,隻見這團氣潔白之極,還有著星星點點的亮光,然後緊緊包圍著蒼午的身體,蒼午突然覺得周身暖和起來,於是心生感激,衝鸞鳥笑了笑,鸞鳥一展雙翅,朝天鳴叫一聲,便迅速遠去。

蒼午望著周圍皚皚的白雪,心中一絲淒涼感掠過,不由自主的歎下一口氣,然後沿著一條晶瑩剔透的冰階走了下去。

蒼午一路上想起好多東西,隻恨自己沒用,其他的八位兄弟,各個天賦神通,唯有自己一無是處,難討天帝的喜愛,想著想著雙眼便含著淚,從前傷心的時候總有二哥係遊安慰。但多年前,凡間的人做了錯事,天帝降洪水淹沒大地,人們苦不堪言,係遊見人間如此慘狀,心生不忍,悄悄偷走了天帝的息壤,然後跑到人間,將息壤丟到山缺河口,息壤變為高山堵住了洪水,挽救了人們,天帝知道後,十分憤怒,把係遊殺死了,想到這傷心處,蒼午更是忍不住落淚。

也不知走了多久,突然看到前麵有一個人躺倒在雪地裏,大雪已經掩蓋了他半個身體,蒼午奔跑過去,抹掉此人身上的雪,發現還有氣息,這人身材魁梧,渾身肌肉,想來定力大無窮,蒼午使勁的把他背到身上,一步一步艱難的往山下走去。

如今天條放寬了很多,越來越多的凡人希望通過修煉,登上不周山,成為萬人敬仰的神。然而盲目者無數,大多數人都在這登天路上喪命,隻有少之又少的像天佑那樣的人成功登天,擁有神位。蒼午心裏想,這魁梧的大漢估計也是那些登天路上苦苦修行的一員吧,要不是自己正好下界碰到,可能他就要永遠葬身不周山了,蒼午就這樣一步一個腳印的背著大漢走下了不周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