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淮安潤州府丹陽縣董槐村。有一人姓董名永,字延平,二十五歲。少習詩文,幼年喪母。今又喪父,自賣身於傅員外家為奴葬父,其孝感動了天上的玉皇大帝。
玉皇大帝曰:“人間丹陽縣董永賣身葬父,朕心歡喜。今有七仙姑玩鵲橋有思凡之心,命她下凡與董永配過百日夫妻。四月初五下凡,七月十三歸位。”
七仙姑四月初五日下凡,七月十三日歸位。護法神見到貌美如花、冰雪聰明的七仙姑是一見鍾情,凡心大動,特向王母請旨要娶七仙姑為妻。
王母娘娘本是個拆散姻緣的神,聽了護法神的請旨,就對玉皇大帝說:天人和凡人是不能做長久夫妻的,而護法神和七仙姑又都是天人,他們的結為夫妻是最適合的。
玉皇大帝本來是個妻管嚴,聽了老婆的話也覺得有道理。不料此時七仙姑懷有身孕,而且她並不喜歡護法神。所以她瞞著眾人找了諸多借口拖延和護法神的婚期。
回歸天庭七個月後,七仙姑產下一子,自知天庭難容,她隻好忍痛托夢給董永讓他到十八裏河口的老槐樹下領子。
她偷偷溜出天庭下界送子,不想還是走漏了風聲。那護法神嫉妒心勝立即稟告了王母娘娘,王母大怒,派諸神下界捉拿七仙姑。
七仙姑見此隻好咬破中指,用血在隨身的手帕上為孩子起了個名字:董仲。她把手帕掖在兒子的包裹裏,匆忙地放在董永的懷裏,揪心的哭泣道:“董郎,仲兒以後就靠你了。”
在風滾雲湧之際,那護法神暗中使壞,私令雷公施展震天雷,劈中了董永令其喪命。七仙姑傷心之餘拔劍自刎,那護法神更是氣憤難耐,心想:“你七仙姑真夠狠的,就是死也不嫁給我,那好日後我就拿你的兒子開刀。”護法神想完便與諸神一同回天複命。
斜月三星洞內。菩提祖師正在給眾弟子講禪,忽然心中大動,掐指一算,起身對清風、明月兩徒孫說:童兒看好洞府,你師叔有難為師前去幫助。說完化作清風不見了蹤跡。
——————
菩提祖師:《西遊記》中的人物,實力不在如來之下,收孫悟空為徒。傳授他七十二般變化和筋鬥雲,但菩提祖師預知孫悟空一定會惹出是非,故要求孫悟空保密,絕不能提起師門狀況,曾習道的往事。《西遊記》中菩提祖師,佛教的名字,道家的氣質打扮,儒家的行事思想。基本上,菩提祖師被描寫為一個既精通道教也精通佛教的大仙形象:法力高深,弟子眾多,教化廣泛。山野之民,均受其教化。菩提祖師不僅渡人向道,也教一些強身健體,修心養性的方法給廣大的民眾,故深得一方尊敬。正迎合了當事三教合一的思潮。
——————
離十八裏河口百十餘步遠的傅員外家,站在傅小姐的閨房用肉眼就能看到十八裏河口的老槐樹。
傅月娥聽到外麵電閃雷鳴,打開繡樓的窗戶看個究竟。月娥畢竟是肉眼凡胎,哪能見到雲靄中的真神。她在電閃之下,隱約地看到董永躺在十八裏河口那顆老槐蔭樹下。
一個繈褓中的嬰兒在啼哭,聲音洪亮響徹村落。傅月娥心想這個嬰兒想必是董永與七仙姑的孩子,她心中對董永早有愛慕之情,因老員外嫌貧愛富,沒能向董永提及婚事,所以有了董永與七仙姑的傳奇故事。她連忙叫上丫鬟春香走出傅府,約半柱香的功夫就來到了村外十八裏河口的槐樹下。
看著嬰兒在啼哭,董永已經命喪黃泉,她的心很痛。丫鬟春香俯身抱起嬰兒,發現原來是個男嬰兒還煞是好看。
春香驚喜地道:“小姐,小姐,不如把董永的兒子抱回去,一來這孩子有救了,你可以收養為義子,了卻你對董永的牽掛,二來日後也算有個依靠。”
傅月娥聽後覺得很有道理,便與春香抱著男嬰回府。
東漢時期的社會對倫理道德這些並不怎麼在意,未婚女子收養個孩子在社會上並沒有什麼非議。
月娥與春香在回府的路上,忽然看到眼前一片祥雲,霎間一位鶴發童顏的真人出現在麵前。
祖師道:“吾乃斜月三星洞菩提祖師,小姐宅心仁厚,雖為凡人,但收養此兒,後世必有鳳冠霞帔著身。”
傅小姐心中滿是歡喜道:“祖師,您看看該此孩兒取什麼名字為好呀?”
祖師走上前來觀看,見嬰兒天庭飽滿地閣方圓,骨骼奇特,頗具有仙家道骨。見包裹中露出手帕的一角,便抽出來觀看,隻見上麵用鮮血寫著兩個字:董仲。
祖師便道:“其母已經起名叫董仲,此子日後必成大器,又是天賜驕子。以後就叫董仲,字天賜。不過此子日後雖成大事,但也是個驚天禍根。”
說完提手在嬰兒泥丸宮處連拍三掌。
——————
董仲:清光緒《孝感縣誌雜記》引《一統誌》雲:“漢董仲,董永之子,生而靈異,能使鬼。京山之潼水地多毒蛇,書符鎮之,蛇絕。”各種史料證實,董永有個兒子叫董仲,董仲確實在京山潼泉衝隱居過。
明崇禎《泰州誌》載:“永有子為道士。”西漢末年,京山綠林起義爆發,雲夢古澤一馬平川,戰亂頻頻。董道士沒有立足之處了,隻得一路西行,在崇山峻嶺之中,發現了潼泉衝,於是在這裏隱居下來。董仲不但修道,而且頗懂醫理,附近村民有頭疼腦熱來找他,他便幫人畫符作法,再配以中藥針灸,倒是治好了不少人。
據《敦煌變文集:董永行孝》中記載:“董仲長年到七歲,街頭由喜(遊戲)道邊旁;小兒行留被毀罵,盡道董仲沒阿娘。”意思是說七仙女和董永婚配後,生下了董仲,被迫回到天庭去了。董仲和小朋友一起玩耍時,小朋友們就罵他是沒媽的孩子。董仲知道自己的母親是仙女,他便有了學道才能成仙的念頭,隻有成仙得道才能見到母親,於是就拜訪名師最後成了一名道士。
董仲自小就知道母親是天人,想要見到母親隻能學道成仙,所以對學道成仙的欲望強烈,後來也就脫離世俗,離開了父親董永四處拜訪名師。而董永在七仙女離開的日子裏,憂鬱地過了二十幾年,在他五十五歲左右的時候,朝廷又找到了他,雖然封他做了高昌侯,但是由於他的心已經碎了,最後鬱鬱而終。
——————
祖師看到傅月娥主仆二人滿臉疑惑,便對傅小姐道:“小姐可收養這天賜七年,七年後本祖師回來帶他到我斜月三星洞學藝,藝成後就看他的造化了。還有今日之事不可對任何人提起,不然你們主仆二人必有災禍,切記!切記!”說完化作一縷清風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