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喜之下,徐業決定試一試,走到一顆蘋果樹下,屏息凝神,借鑒腦中小人的演練,調動肌肉,血液,骨骼,神經的力量,一個直拳打在蘋果樹的樹幹上。
“嘭“
徐業的拳頭印在樹幹上,徐業感覺渾身的力量凝成一線,像一根針一樣刺入樹幹中,收回拳頭望去,樹幹上樹皮脫落,有一個淺淺的拳印留在軀幹上。
“果然以後效果。”
徐業看著樹幹上的拳印,分析認為要留下這樣一個拳印,至少需要三四百斤的力道,不禁有點咋舌。
這麼重的一拳,至少是重量級職業拳擊手的水平,而職業拳擊手即使有這樣的力道,也不一定能打出這樣的效果,這需要力道控製得更好,凝而不散,凝成一股。
而且反震之力也小,力道完全吃進了樹幹裏,自己的拳頭不會因為反震之力而受傷。
徐業看看自己的手背,除了有些紅之外,沒有其他的不適。
於是徐業繼續練習,對力的掌控也漸漸熟練起來。
有句話叫心靈手巧,手是人最靈活的部位,也越容易掌控,徐業試著用腳去踢,效果就差多了,往往反震之力就讓徐業齜牙不已。
整個一下午時間裏,徐業都是在磨練自己對力道的掌控。
於此同時,移形換位身法也越發熟練起來,變化的距離更長,使用的次數也越多。
同時,舉一反三,把心法運用到其他簡單身法裏,比如格鬥中的側步,滑步,閃步等,也是效果不錯。
比如同樣效果的一個滑步,使用移形換位身法上的技巧來施展時,更省力,更得心應手。
有了這些發現,徐業對不禁渴望下次跟怪人的交手,同時,也多了幾分信心。
到了晚上,徐業吃了幾個蘋果,關上木門,謹慎起見,發動隱匿異能,然後直接呼呼大睡,養足精神,準備明天繼續找怪人切磋。
第二天一大早,徐業來到怪人處,果然,怪人還是在原地踱步。
“前輩,還請指教。”
徐業這次沒用樹枝,而是用柴刀,向怪人攻去。
幾個回合之後,徐業狼狽地被一刀震掉了手中的柴刀,人也被迫倒退了幾步才止住了身形。
徐業不服輸,拾起柴刀繼續。
意料之中,徐業沒有撐住兩個回合,又被打落手中的柴刀。
無可厚非,怪人確實是個大高手,他的刀動作簡單,效率極高,總能在適當時候把握住徐業的弱點,往往在徐業力量轉換之際的空隙,恰到好處地給予徐業致命一擊。
要不是怪人防守為主,進攻也是借力打力,徐業早就被砍死了。
不過這樣的較量,對徐業提高不少,首先是自己對力的掌控上,從握刀的手掌到兩腿,到腰肋,到脊椎,漸漸明晰起來。從隻會發力,到學會收力,借力,卸力,徐業對力的掌控越來越純熟。
同時,在控力過程中,也學會了運用肌肉,血液,神經,骨骼的結合技巧,使每一次進攻純粹的力量更大,更隱蔽。
這一天的切磋,徐業雖然屢屢敗北,但耐力極好,一直持續了小半天時間才漸漸感覺力有不逮,最後結束了切磋。
接下來幾天,徐業一直如此,上午切磋,下午整理切磋過程中所得所失,同時體會腦中小人演練移形換位身法。
時間就在這樣的過程中一天天逝去,徐業身體對力道的掌控越發純熟,透切。
雖然沒有相應的提高血液,神經,骨骼中力量的竅門,但不停運用它們,徐業感覺自己的力氣有了長足的提高,對力的控製接近收發由心,不動則已,動則一鳴驚人。
在切磋過程中還是屢有若敗,但次數明顯在減少,到了第六天切磋的時候,一個上午才失手了兩次。
雖然還是無法突破怪人的防禦,這讓徐業頗為惱火,但是徐業在漸漸能掌控自身力道的同時,也漸漸明白,要想戰勝對方,必須還得預見和感覺對方力道的變化,這樣知己知彼,或許才是取勝之道。
所以,接下來徐業在與怪人切磋的時候,開始逐漸把一小半心思放在對方身上,從刀於刀的接觸中去體悟感受對方。
這是一個艱難的過程,力道無形,自身都難以把控,更何況去把握對方,根本不知道從哪裏下手,一開始的時候屢屢失敗。
徐業是個勇於嚐試的人,有了這樣的想法,就付諸於行動,接下來的切磋,精力無比集中,調動所有感官去感覺,去體悟,也漸漸有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