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都督到!”
隨著一聲高亢的喊聲,大營裏的將士們紛紛閉上了嘴巴,並且在寨門口主動讓出了一條道路,隻見黃忠、甘寧、文聘、吳懿等人都跟隨在張遼的身後緩緩的走到了寨門口。
張遼望著不遠處的諸葛亮,心情卻十分的複雜,他萬萬沒有想到,諸葛亮這個人居然真的能夠把孟獲給抓來。並且為自己之前對諸葛亮的不信任和滑稽之舉而感到羞愧。此時此刻,張遼也終於才知道,為什麼攝政王張彥會專門囑咐他極力的配合諸葛亮了。
張遼率軍十萬,在這裏與叛軍對峙了快半年了,也隻是取得了一些成果而已,而諸葛亮剛來不到十天,就把孟獲給俘虜了,而且所用人手也不過五百人而已,這種能力並不是人人都能擁有的。
此時此刻,張遼可謂是對諸葛亮由衷的佩服。
諸葛亮快要到寨門口時,看到張遼率領文武官員在那裏列隊歡迎,便勒住了馬匹,然後縱身跳下了馬背,徑直朝張遼等人走了過去,先是朝張遼拱了拱手,接著又朝諸位將軍拱拱手,這才對張遼說道:“大都督,孔明幸不辱命,大都督借給孔明的五百將士無一折損,並且獻上叛軍首領孟獲、祝融夫人夫妻二人,還請大都督定奪!”
張遼一把抓住了諸葛亮的手,激動的說道:“本督率領十萬大軍,在此與叛軍鏖戰將近半年,進展甚微,不想軍師剛來不到十天,便將叛軍首領手到擒來,軍師真乃神人也!”
諸葛亮謙虛的說道:“大都督,如果沒有你們前半年的努力,又何來孔明今日的成功?我也不過是走了一個****運而已,今日之事,也跟大都督和各位將軍的努力緊密相聯。若論功勞,也理應是大家的功勞,絕非孔明一人。”
張遼等人聽了這話,心裏也都是一陣慰藉,對諸葛亮這個人有了另外一番的看法。
“大都督,如今叛軍首領已經被抓了,該如何處置,大都督可有想好?”諸葛亮問道。
張遼聽後,便帶著諸位將軍來到了囚車的邊上,打量了一眼囚車裏的孟獲,便問道:“孟獲!你已經被我軍俘虜了,可願意投降?”
“哼!我孟獲堂堂的南中之王,要我投降,簡直比登天還難。”孟獲冷冷的說道。
張遼道:“既然你不願意投降,那也隻有殺了!隻要把你的人頭懸掛起來,讓你們的那些叛軍看見了,他們定然會聞風而降的!”
“要殺要剮,悉聽尊便,我孟獲還怕了你不成!”孟獲道。
這個時候,祝融夫人突然開口對諸葛亮說道:“諸葛軍師,你別忘記了,我們之間還有個約定,隻要你保我們夫妻不死,我們夫妻二人便助你蜀中稱王!”
諸葛亮聽後,臉上露出了一抹淡淡的笑容,對祝融夫人說道:“夫人真是機智啊,居然這麼快便學會了以牙還牙。”
轉過臉,諸葛亮便對張遼說道:“大都督,孟獲是不會輕易投降的,不知道大都督準備如何處置?”
張遼道:“孟獲是叛軍的首領,既然他不願意投降,那就殺了,一了百了,一來可以殺雞儆猴,警示一下叛軍,並且重挫叛軍的銳氣,二來也可以慰藉那些在南中戰死的將士們的亡靈!”
諸葛亮搖了搖頭,說道:“大都督,如果以後抓到的南中叛軍不願意投降的是不是都要殺掉?”
“那是自然!殺掉這些不服的人,那麼其他人就自然而然的服了!”甘寧插話道。
張遼沒有說話,但也沒有否認,似乎比較讚同甘寧的話。
諸葛亮見狀,忙道:“大都督,殺人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但每當我們殺一個人,就會徒增南中百姓的一份恨意,我們今日圖一時之快,卻給以後帶來了諸多麻煩。大都督的想法我大致也能猜出個一二來,隻要孟獲一死,叛軍群龍無首,便會是一盤散沙,這個時候我軍在全力進攻,必然能夠很快平定這場叛亂。但是大都督有沒有想過,叛亂雖然被平定了,南中的土人卻與我們不同心,隻要我們一撤走,說不定他們還會造反,到時候就會一直循環下來,南中之亂恐怕永遠也平定不了。”
張遼聽出了諸葛亮的話音,便問道:“那軍師的意思是……”
諸葛亮道:“我的意思很簡單,還是那句話,攻城為下,攻心為上。語氣占城奪地,不如讓南中百姓心悅誠服。孟獲是叛軍的首領,如果連他都能夠心服口服的歸順我們大漢,其他叛軍就自然而然的不在話下了。”
張遼品出了諸葛亮話裏的意思,便問道:“軍師是想讓我把孟獲給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