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回到燕京我就將自己鎖在行宮之中不理政事,吩咐守衛任何人都不準放行,就算是其後徐格等人勝利從臨安班師回朝我也是一慨不見。這可急壞了徐格、王堅等一眾大將,隻拿著劉整一路追問到底出了什麼狀況,但劉整想來想去也說不出個所以然來,讓眾人全都大惑不解。
我一人躲在行宮中悶悶不樂,如今形勢可以說是一片大好,外拒蒙古內平宋廷,那麼接下來的,無非隻是帶著大軍到處去砍一些殘兵敗將而已,但此時的我,卻已不想再做下去了……
但我又不能這麼一走了之,因為現在我可以說是這數十萬人馬的龍頭,我一失蹤不要緊,這數十萬人馬歸誰指揮就成了大問題,到時誰也不服誰隻怕又要各自大戰三百回合了。
最終,我才下定了決心召來了徐格、王堅、張猛、朱五四、李伯淵等,甚至是遠在西川打理武德軍的李庭芝聚在一起開了一次會。
這些人都是在軍中極有威望之人,或是直接掌握了一支軍隊的將領,他們如果能達成共識,那麼我也就沒有後顧之憂了。
“此次召眾位將士前來,是有一事相商!”我直奔主題道:“所謂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旦夕禍福,實不相瞞,數日之前鄭言見趙昀投海而死,心中便想著有朝一日鄭言會否也有那一日。”
“大人……”
“大人何出此言!”
……
眾將聞言不由大驚,有些甚至是激動得站起身來。
我舉手示意眾人坐下,眾人這才稍稍平靜,我繼續說道:“眾將軍不必如此,我等大業未雖,但四方流寇尚存,難保會有忠於宋廷的俠士行刺鄭言於帳下,而鄭言膝下無子,所擔心的便是後繼無人,倘若有朝一日鄭言有所不測,那麼你等誰也不服誰,必會各自為陣互相屠戮,是以今日鄭言邀眾將士前來,實則便是決定鄭言之後大權歸屬之事!”
我這話一說出口,立時便在眾將士中掀起了一道不小的風浪。
“大人!”徐格第一個起身出言反對道:“大人年不過而立,娶妻生子為時未晚……”
“徐大人!”我搖頭說道:“是時雖大局已定,但趙癸、趙範兄弟仍以重兵把守兩淮,趙昀一死宋兵必定紛走投奔,我等今後征戰沙場的日子必是少不了,倘若我鄭言在娶妻生子之前便遇不測呢?徐大人難道便坐看鄭言辛苦經營的基業便毀於一旦麼?”
“這個……”聞言徐格也無言以對。
“不若這般。”李庭芝不愧是宰相之才,很快就提出了一個折中的建議。
“大人!”李庭芝斯斯然一揖說道:“大人可選定一人為輔佐,若真如大人所言,便由此人掌權,繼大人之位。倘若大人有已出,我等便共擁大人之子為主,不知大人意下如何?”
“正是正是!”眾將都點頭稱讚成,我也點頭表示同意,這建議似乎都沒有反對的理由了。
“那麼大人!”徐格再次躬身問道:“不知大人意下的輔佐之臣是何人!”
徐格此言一出眾將士都不由一陣緊張,因為大家心裏都很清楚,我現在所選的輔佐大臣,將來很有機會便是皇帝。
“不知鄭言所選之人,眾將士可心服?”我不答反問道。
“心服!”眾人齊聲回答。
“不知鄭言所選之人,眾將士將來會否全力助其完成大業?”我再問。
“定當誓死效忠!”眾人再次齊聲回答。
“好,如此鄭言便放心了。”我點了點頭,然後望著朱五四說道:“朱五四聽令,先封你為輔佐大臣,若鄭言無已出便有所不測,便由你來繼鄭言這位!”
我這話一說出口,眾將士全都呆愣當場,因為他們中多人與我深交,任誰也想不到我心目中的輔佐大臣竟是與我隻有數麵之緣,且無甚戰功的朱五四,便連朱五四自己也不信,半天也沒有反應過來。
“朱五四!”我再叫了一聲。
這時朱五四才反應過來,快步走到正中跪地道:“朱五四謝大人恩典,肝腦塗地無以為報!”
“嗯!”我點了點頭,對眾人說道:“望眾將士遵信守諾,若鄭言無已出便有所不測,眾將士當助輔佐大臣共成霸業,不遵此言者,餘將共討之!”
“是!”眾人紛紛跪地回答:“謹遵大從所言,若有不從者餘將共討之!”
看著作揖跪地的眾人,我呼了一口氣,懸在心頭上的那塊巨石終於落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