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整天忙個屁?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扯得真是開心過癮,但是離主題遠了,得說正事兒了。
齊國人田駢,是戰國時的名士。稷下學者,崇尚黃老的道德學說,有個性,不做官,把整個身心和全部的愛都獻給了學術事業。
田駢這個人好議論,能言善辯,人稱“天口駢”。這“天口駢”是嘴大的意思嗎?那就是“田大嘴”;要是口才如若天人的意思呢,就是“田大白話”,這個在俺們東北話裏都能配合上一個恰如其分的外號,高興。
這麼好的口才也有吃虧的時候,信不?
你肯定要說不信,你要是信得話,我還怎麼講故事啊?
好,不信咱就講講。
有個齊國人去拜見田駢,一見麵,這個人就很客氣地給田駢“戴高帽”:“聽說先生您道德高尚的像長白山的積雪,像天山的雪蓮,主張不要踏入那汙穢黑暗的官場,一心隻求構建和諧社會,為百姓出力。在下佩服。”說完還深打一躬。
田駢很是滿意,都說“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裏”,想不到在沒有媒體記者炒作的情況下,我的名聲居然傳得如此之遠,這足以讓我驕傲地屹立在齊魯大地上了。
但是人都有好奇心,這事兒他是怎麼知道的呢?
田駢滿意之餘也好奇:“您是從哪裏聽說來的啊?”
那個人嬉皮笑臉地說:“從鄰家女兒那聽來的啊。”
“鄰家女兒?難道我有女粉絲?希望不是五合麵的寬粉,要是水晶粉還可以認識一下,簽個名,合個影,售個書什麼的。”田駢心裏想。
但是田駢還是有點納悶:“鄰家女兒?”
哪個鄰家女兒啊?
那個來拜訪田駢的人正色道:“鄰家的女兒,立誌不嫁臭男人。但是還沒到三十歲呢,就有了七個孩子,而且還是各種膚色都有。說是不嫁人吧,卻比結了婚又離婚再結婚的人還甚。如今先生您呢,說是不做官,卻有俸祿千鍾,仆役百人,就是做了官的待遇也不過如此啊,甚至都沒有先生您富有。”
原來恭維的話是塊口香糖,隻能嚼嚼,卻難以下咽,又或許恭維的話是大白兔奶糖,可以下咽,但是有三聚氰胺,說你田駢的不是才是目的,也算是勸誡:不要把自己標榜得太清高。
“天口駢”也隻有閉嘴的份兒,並且很慚愧。
細心的讀者會問了:鄰家女不嫁人還有七個孩子,這現實嗎?就你眼睛毒辣,看些勁爆的話題。別說,我還真查了,似乎那是齊國的一種風俗,具體內容與介紹,略。
標榜自己總要尋找借口,就連起義軍造反都要有點借口: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替天行道。這個見的多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