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立主義者還有一個重要論調,那就是,英國其實是在裝窮,日不落帝國在世界各地隱藏著數百億美元的閑置資產,根本用不著什麼租借法案。也難怪,英國人獨領風騷上百年,確實保不齊在世界哪個角落裏就藏著什麼龍脈寶藏。說你有你就有。英國人就是拿著賬本一頁一頁給大家看也說不清,誰知道你有沒有“陰陽賬”。這招兒夠狠。羅斯福也夠狠。為了回擊上述言論,他要求英國人演一出壯士斷腕。1941年3月,他通知英國兄弟,必須立刻賣掉一批重要的股票,以顯示英國在求援前用盡了各種辦法。用大出血來洗清你的嫌疑吧,阿門。羅斯福甚至替英國人把大出血的部位都選好了——美國粘膠纖維公司。英國在美國最有價值的工業股票,世界上最大的人造纖維的生產廠商,英國庫爾托公司的附屬企業。美國人為了取得戲劇性效果,還不近人情地製訂了一個72小時的最後期限。英國當時也確實是被逼得沒轍了。
庫爾托公司總裁塞繆爾·庫爾托成了一個悲壯的愛國者,他隻問了一個問題:“出售股票這件事對國家利益是否至關重要?”在得到肯定回答之後,他立刻決定以股殉國。摩根成了放血計劃的實際執行人。很快,摩根斯坦利就和狄龍裏德公司一起給英國人來了一個痛快的了結。英國人的股票被他們以5400萬英鎊的價格買走。考慮到摩根他們轉手就把股票賣了6200萬英鎊,以及該公司的實際價值肯定過億,英國人這次流的血基本不下4000CC。英國的搏命自殘行為很快贏得了同情,1941年3月11日,租借法案正式生效,羅斯福馬不停蹄地批準了長長的向英國運輸物資的單子。孤立主義遭受重挫,他們很鬱悶。還不單是因為在租借法案,羅斯福政府與摩根財團之間的華麗轉身也讓他們極為不適。是啊,摩根們成了白宮的座上賓,而當年與羅斯福同仇敵愾,一起修理“錢商”的戰友們,則成了“納粹的同情者或者是反猶太人分子”,這樣的變化又有誰能坦然接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