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洛思琪知道要是她挨個的把她去南疆一路上和在南疆的事情都跟田羽說了,恐怕她這一晚都不用睡覺了,隻有把緊要的事比如和夜神教和解的事和田羽說了,接著便又繼續催問他為何不進兵救鄭國。
田羽聽說夜神教居然和洛思琪達成了和解,顯得很是吃驚,不過楚國現在外敵壓境,夜神教現在能夠不搗亂對他來說也是個好消息,便也不再多說什麼,開始給洛思琪說明他為何一直以來在城父堅守不出的原因。
原本田羽在洛思琪走後率軍向城父開進的那些天裏,左思右想還是覺得在沒有洛思琪和屈離援兵的情況下就這麼同齊晉聯軍交戰勝算會少上很多,待到他率軍開進了城父,派往鄭國的哨探更是帶回了比較詭異的信息。
哨探回報,在齊晉聯軍包圍鄭國國都的這些天裏,擔任攻城任務的軍隊往往都是晉國的軍隊,而齊國參加進攻的部隊幾乎都是擺擺樣子,頗像在一旁搖旗呐喊的啦啦隊。
尤其在田羽率領楚軍主力進駐城父之後,連一向進攻鄭國國都積極的晉軍,攻勢也漸漸的放緩了起來,司馬越覺得是因為晉軍連日攻打堅城,久攻不下,氣勢已衰,所以建議田羽立刻率軍前去援救鄭國,到時候隻要裏應外合,兩下一夾攻,晉軍是必敗無疑的。
但經驗豐富的田羽卻不這麼覺得,他更覺得晉軍之所放緩進攻,似乎是在等待他率軍前去交戰一樣,而且齊國的軍隊一直以來幾乎都是在按兵不動,齊軍的士兵可以說是養精蓄銳了很久,而田羽率領的楚軍可以說是急行軍一樣趕到城父的,士兵們都很疲憊,所以無論鄭國國君派來的求救使節再三的哀求,楚軍在進入城父之後就沒有再妄動。
就這樣過了幾天,晉國的軍隊便又開始對鄭國的國都進行了猛攻,而相應的,齊國的軍隊則向城父開來,在離城父有一百五十裏的竹城駐紮了下來。
很明顯齊國和晉國看楚國現在不敢出兵救鄭,便改變了原來暫停攻打鄭國等待楚軍前去決戰的策略,而由齊軍開進楚軍通往鄭國國都的必經小城竹城擋住楚軍,另一邊晉軍則又開始全力攻打鄭國都城已求盡早吞並鄭國了。
城父距竹城一百五十裏,竹城距鄭國國都一百三十裏,本來按正常行軍楚軍可以在兩日內到達鄭國國都的城下,但現在五萬齊軍開進了竹城,再想那麼快的救援鄭國就變得沒那麼容易了。
城父城中本有三萬楚軍,本是太子建和伍奢統領防守邊境的,加上田羽帶來的五萬人馬,現在在城父中的楚軍已經達到了八萬人。這些人與齊晉聯軍的十五萬人交戰,自然是很難取勝,但現在齊國和晉國的軍隊分開了,齊軍隻有五萬人,所以司馬越便又開始催促田羽盡早的去進攻竹城,到時候隻要想法引誘出齊軍出城決戰,擊潰了齊軍,再與晉國軍隊交戰的時候,楚鄭聯軍便不落下風了。
田羽雖然還有顧慮,但真的就這麼拖下去,他也害怕鄭國都城會在晉軍的圍攻下陷落,可就在他終於下定決心準備率軍出征的時候,洛思琪和唐小蝦卻突然像神一樣的回來了。
洛思琪對田羽關於她和唐小蝦為何這麼快就從南疆趕到城父來的疑問隻是解釋說這是隻有她和唐小蝦才擁有的奇特法術,更多的也不向田羽解釋了,而田羽因為這個則對洛思琪又更加敬重許多了,在他眼中洛思琪現在已經是一個近似於神一樣的存在了。
當然在這樣覺得之後,田羽便開始向洛思琪詢問她可有什麼在兩軍交戰時能使用的強大法術,比如讓對方陣中飛沙走石不戰自亂的能力。
洛思琪心想你說的不是上古和黃帝作戰的蚩尤麼?不過自從她徹底激活了象征背叛的綠色玲瓏石之後,她還真的沒有嚐試過這綠色石頭有沒有像之前的橙色石頭一樣又帶給她什麼讓人目瞪口呆的強大能力。
想到這兒她決定自己還是先低調點,免得把牛吹出去到時候給實現不了,那就實在太丟人了,於是便搖了搖頭,說自己學習法術的時間還尚短,真沒有什麼能在數十萬大軍交戰時能使用的。
田羽聽她這麼說眼睛中流露出無法掩飾的失望神色,但鄭國還是要救,司馬越恨不得立刻就率軍出戰,於是幾人便商定了明日天明便率軍進攻竹城的事情。
當然城父作為大軍的後方要地也不能不守,田羽本意是讓司馬越率三千軍在城父守城,可司馬越是想靠這次戰役建功立業的,如何甘心留在這裏守城,更何況田羽還隻留給他三千人。
洛思琪對於打仗是一竅不通,更是不想去見戰場上那血肉橫飛的恐怖場麵,於是她便提議由她和唐小蝦留下守城,可田羽又死活不幹,他現在很是認定洛思琪是這場戰爭能否獲勝的勝負手了,還怎麼可能將這個殺手鐧留在後方而不用,便說她無論如何都是要跟著大軍前往的,要不這場戰爭便很難獲勝了,他說要留下一個參將代替洛思琪和唐小蝦一起守城,說著看十分緊張的看向唐小蝦,生怕他不答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