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洪武三十一年,閏五月,明太祖朱元璋去世,死前密命駙馬梅殷輔佐新君。太孫朱允炆在同月即位,定次年為建文元年,稱明惠帝。
孔山,坐落於直隸省保定府西北部易州的一個普通的小山峰,因山頂處有一大二小三個孔貫穿南北天際,得名孔山,孔山星月為易州八景之一。
在孔山山南腳底,有一村莊,因大部分村名姓氏為劉,得名劉家莊。村民生活雖不十分富足,但是明太祖朱元璋鼎立乾坤,勵精圖治,天下太平,倒也活的自在逍遙。
村中有一大戶,不同於其他村民。莫家,世代以打鐵為生,經營著一個打鐵的作坊,養活著幾十個夥計,大部分為本莊的村民。作坊平時主要打造一些民用的鐵器,鋤頭、鐵犁、蹄鐵等。因質量上乘,堅固耐用,在十裏八鄉享有盛譽,生意自然興隆。莫家老家主莫文堂早年走南闖北,倒也結識不少好友,最後得子莫劍仇,方落戶於劉家莊。專心經營自己的打鐵作坊。莫劍仇生有兩個兒子,長子今年八歲,老家主為其取名莫驚天,次子三歲,取名莫驚濤。兩個兒子生的俊秀異常,根骨奇佳。老家主便請當地武師教二子一些鍛體練氣的基本功,一家人坐享天倫之樂。隻不過老家主每天傍晚時分,便去孔山北寨之上,掌燈時才歸,村民問他所為何事,有時笑而不答,有時搖頭歎息,有時老家主便說,去山上遛個彎,有時說去看看山上有什麼寶貝。久而久之,村名便習以為常了。
建文元年初,建文帝朱允炆為鞏固皇權,聽從太常寺卿黃子澄建議,下令削藩。先後廢黜周王、湘王、齊王、代王及岷王。但北方燕王朱棣年齡最長、軍功最多、武力最強、擁兵自重,一時不好下手,天下一時太平。
莫家內,莫家家主莫文堂端坐在太師椅上,品著茶,時不時的發出幾聲歎息。門外院子裏,家人在領著兩個孩子嬉戲玩耍。或許是累了,大兒子莫驚天跑到了房裏,手裏拿著一把剪刀,“爺爺,你的胡子是不是又該剪了啊,我來幫你吧。”說著就要剪老家主的長胡子,“唉!”老家主一聲歎息,不由得發出一聲感歎,“歲月蹉跎,人生易老啊”。說著便走進了內室,拿出了一卷陳舊發黃的書籍,“刑(型)範正,金錫美,工冶巧,火齊(劑)得,剖刑而莫邪已。然而不剝脫,不砥厲,則不可以斷繩;剝脫之,砥厲之,則劙盤盂,刎牛馬忽然耳。”老家主不知道在念些什麼。
“父親,你又在想這件事了”這時莫劍仇走進屋內。
“我老了,你的孩子都快長大了,我做這件事做了大半輩子,我又如何不想啊。”
“可是父親,雖說如今天下太平,新帝登基。政治措施也能深得民心,可是北方燕王擁兵自重,覬覦皇位已久啊。”
“我想,應該沒事兒,雖說北方燕王勢大,可是你別忘了,全國三分之二的兵力都在南方建文帝手中,南方又為我國經濟中心所在,建文帝登基名正言順,削藩後也隻存在燕王一家,我想燕王不會有太大作為的。”老家主回答道。
“可是”
“不要可是了,我意已決,你去準備吧。”老家主強硬的說道。
“是,父親。”莫劍仇退了出去。
莫劍仇邊走邊歎息,“弄不好我莫家將萬劫不複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