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主任心想這道理我能不明白嗎?我就是不想出錢啊。
用錢的地方多著呢。
蘇楠和他提了如果國資這邊不出錢,廠裏股份會變更的事兒。
“我先去問問陳副市長的想法。”
如果是別的廠,這點小事情自然不能驚勤陳副市長了。但是蘇楠這邊畢竟是一個實驗。陳副市長還是很關注這個廠的變化的。
幾次看報紙,看到青春年華取得的成績,也是非常開心。這證明他決策的正確。
付主任將這個事情上報上去了。
陳副市長聽完這個情況,眉頭微微皺著。但是這事情並不能說蘇楠錯了。
一個廠要發展,要繼續投資,這是正確的。
但是這樣一來,確實也給財政造成了一定的昏力。
一個廠現在這樣自然需要的錢不多。
但是如果廠多了,那就不行了。
特別是蘇楠這種廠還能賺錢,還能收回一定的資金。但是如果是一些經營不善的廠,就容易拖累財政。
看來,以後這種模式也是要有選擇的。不是每個廠都能這麼做。
既然是嚐試,陳副市長自然也沒準備往裏麵投錢。他讓蘇楠先投資試試看。
稀釋掉的股份,他也不是很在乎。
畢竟一開始就是希望工人有個著落而已。
他也不可能一直把目光放在這個廠。機械廠和鋼廠,以及一些大型廠,才是市裏重點項目。
付主任得到了回復,立馬就去和蘇楠說了。
蘇楠暗自欣喜。
二話不說就拍板這個事兒了。
讓江玉蘭算一算能拿出多少錢來。
江玉蘭一邊心疼一邊算錢。
這錢還沒捂熱乎呢。她本身就是一個特別節省的人。如今當了財務,這個習慣越發嚴重了。
現在就和割肉一樣疼。
“要不我們先進幾臺回來試試?”
蘇楠道,“至少也要二十臺起步。要不然不好談。”
想知道這機器是哪裏買的也容易,蘇楠直接問的林淳。
林淳幫著打聽了一下,這些機器都是南方產的。
畢竟從國外運輸,成本也高。這些企業來華國辦廠,就是為了控製成本。這方麵他們可精得很。
蘇楠要到了這邊的聯係方式之後,立馬就給那邊打電話了。
價格還真不便宜。
蘇楠拿著算盤打了打。心裏和江玉蘭一樣的疼。
最後決定還是想要。
和對方談妥了,她就安排孫武剛過去南方一趟,去采購機器。
孫武剛正準備去南方看新布料呢,接到這個任務,驚訝道,“廠裏機器不是能用嗎,你還買啊?”
“新的效率會更好。”她把自己的想法和孫武剛說了。
孫武剛一臉的復雜。他想起了自己的姐夫。
這就是國營廠長和私營廠長的區別嗎?
還是隻是個人的緣故。
蘇楠問道,“怎麼了?”
“沒什麼,要是我姐夫也和你這樣願意嚐試和創新就好了。”
他雖然不是紡織廠的人,但是在那邊開食堂這麼久,也是有感情了。也不想紡織廠真的哪天不行了。
蘇楠道,“我也能理解他。我的決策如果錯了,就是我自己虧錢。沒人能說我什麼。但是如果你姐夫錯了,他昏力也是很大的。”
孫武剛復雜的嘆了口氣。轉身離開,準備回去之後把家裏安排一下就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