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樣一個關於“提問引導”的實驗:主試讓人們觀看關於一場車禍的幻燈片。其中一張幻燈片裏有一輛紅色的達特桑(Datsun,一種小型跑車)在一個黃色的讓行牌旁。然後,有人問被試:“你有沒有看見別的車經過停車牌旁邊的達特桑?”結果,大部分人都記成了達特桑旁有一個停車牌,而不是讓行牌。研究人員的口頭信息以及問題改變了人們對於所見事物的記憶。
用提問來引導的隱秘說服力,從這裏可見一斑。
我們進行隱秘說服就是以令客戶作出某種行為(購買、嚐試、捐贈、投票等)為目標,在他們的腦子裏製造一些印象,使用恰當且有力的詞語,配合正確的問題,操縱別人的想法,最後,客戶就會照我們希望的那樣去做了。
作為銷售員,你千萬要記住這樣的話:如果你能問,就千萬不要說。本書將開啟你改變傳統銷售方法、提升銷售業績的大門。
讀完本書,你會懂得如何利用提問變被動為主動,如何利用提問變不利為有利。
如果你想多了解一些客戶的需求,那你就要懂得用開放式的問題引導對方自由啟口。
如果你希望得到對方限定範圍的答案,那你就要用選擇性的提問。
如果你想樹立專家的形象,那你就需要對客戶提出診斷式的問題。
了解客戶的逆反心理,能讓你避免與客戶的意願背道而馳,懂得順著客戶往下提問,用提問牽引客戶朝著你設想的方向思考。
了解客戶的好奇心理,能讓你用提問獲得客戶優先的接待,增加約見客戶的機會。
了解人的慣性思維,你就懂得如何利用提問,引導客戶給你肯定的答案。
了解信任在銷售中的重要性,你就懂得如何運用診斷性的問題,為自己樹立專家形象。
本書以客戶的心理活動為線索,設計出一係列能夠抓住客戶心理的問題,讓銷售變得簡單容易。
本書用問題做標題,新穎獨特,會令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覺。
讀完本書,你會懂得如何利用對比原理、負債心理和短缺原理,讓客戶購買你的產品。銷售就要提問,提問需要技巧。
掌握了“銷售就要提問”,你將會:
·獲得更多的客戶回電和回訪;
·挖掘更多的客戶;
·在客戶心中建立更高的可信度;
·降低被客戶拒絕的風險;
·懂得利用身邊的一切資源;
·在客戶內部發展更多的擁護者;
·取得更好的銷售業績。
每一本書的出版,都是許多人用辛勤付出換來的。本書從策劃開始,就受到各方人士的關照與幫助,在編寫時更是得到不少老師和作者的鼎力支持。特此向參與本書編寫的人員致以誠摯的謝意,他們是:
杜金霞、劉俊義、高濤、董芳、謝海崢、滕龍江、金源、馬宏宇、章豔芬、陳榮賦、於向勇、張宇浩、陳豔軍、任延軍、孫良珠、楊威、魏鳳蓮、孫豆豆、郭育彩、於超英、於娟、張巧利、劉文極、趙雪紅、劉麗娟、丁娟、戚浩、沈海霞、穀偉偉、袁鈺、劉揮、張曉萍、陳妙、張娜、張傑楠、王道應、餘春榮、尹培培、裴向敏、張建霞、沈建菲、張凱、宋洪潔、鮑翠芳、劉繼賢、林天翔、劉堅、王海山、王豹、孫恩棣、楊運成、張文娟、肖冉、鄧明、羅宇、劉振中、楊文忠、盧誌丹、郭海平、胡建軍、吳力強、續金健、馬樹全、張廷偉、張廷職、張春蓉、孟凡祥、鄒之蘊、範德勝、廖小微、於富榮、王秀清、李瀚洋、代學峰、房茂利、朱彤、王琳、劉惠芳、陳德中、曹曄暉、霍啟軍、郭曉雷、劉朝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