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不合常理的教育方式
一般來說,家境富裕的家庭,父母都希望把女兒培養成為大家閨秀。當時,香港中產階級家庭父母就是這種想法。於是,他們不讓女兒“拋頭露麵”,不準女兒參加學校舉辦的各種社會活動,讓女兒就讀貴族學校……總之,要求女兒一切都要遵循傳統,為人處世有禮有節有度,舉止儀表要中規中矩,要以最自然的方式時刻注意表現出優雅的風度,甚至要求女兒學刺繡等。
對此,梁卓深惡痛絕,他自己出身貧寒,赤手空拳打拚出自己的一片天,成為中產階級後,在教育孩子這個問題上,他仍然不願意趕時髦,他甚至認為,把女兒刻意塑造成大家閨秀會害了她,因為不讓女兒足不出戶,她就不能適應飛速發展的現代社會,而現代社會需要的卻是與之相適應的現代女性。
於是,他以一種獨特的方式來培養梁鳳儀,盡管這種方式在當時非常不合常理,也受到了他人的懷疑,但恰恰是這些與眾不同的培養方法,造就了獨一無二的梁鳳儀。
身為商界人士,梁卓在風雲變幻、冷酷無情的商場摸爬滾打了多年,深深懂得其中的艱辛。他比一般人更清醒地認識到這個世界的殘酷和無情,那是一個沒有硝煙的戰場。
梁卓經常用自己的經驗和教訓來告誡女兒,他說:“人生在世,要應付各種危難,光有錢並還不夠,通過教育而獲得的韌力與內涵,才是靠得住的武器。”他深深感到,隻給女兒留下金錢是不夠的,重要的是要教會她“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本領。
把女兒關在家裏培養大家閨秀是大多數中產階級的教育方式,而梁卓卻反其道而行,他偏偏鼓勵女兒出去經風雨見世麵。越是人多的地方,越是大的場合,越是要女兒參加。借以鍛煉她對社會的適應能力。
所以從梁鳳儀上小學開始,凡是學校裏舉辦的各種社會活動,如遠足、運動會、校際比賽等,梁卓都要求她踴躍參加。梁卓之所以這樣做,就是讓女兒多見識大場麵,多見人,以開闊視野,訓練她的社會交往能力。
一次,梁卓所在的公司要在香港一家著名的酒店舉行大型的酒會,屆時,公司老板及諸多社會名流都將親臨酒會現場,肯定會盛況空前。這可是一次平時很難碰到的機會!梁卓當然被邀參加,但對此他悶悶不樂,要是能讓女兒也參加多好啊,她可以見識這盛大的場麵,可以認識許多商界名流。
這個想法一度成了梁卓的一塊心病,以致幾天都愁眉不展。他想去向老板請求,但又實在不好意思,為這麼一個不成理由的理由去請求老板,他會答應嗎?但唯一的辦法也隻有向老板請求。梁卓打起精神,硬著頭皮來到老板的辦公室。說明來意,老板覺得非常奇怪,實在難以思議。梁卓並不死心,加上一句“您也是一位有女兒的父親,我希望您能理解我這種並不過分的要求”,老板聽後終於慨然應允。
這一天終於到來了,梁鳳儀在父親的帶領下,來到賓客雲集的酒會上,她異常高興,也顯得格外乖巧伶俐,她在商界名流中穿梭,用不卑不亢又機智可愛的語言與叔叔爺爺們交談,這個惟一的小女孩幾乎成了全場注意的中心,她的到來為酒會平添了不少輕鬆活躍的氣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