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九回犒賞大會(1 / 3)

遼國在北伐戰爭中遭遇到的情況跟宋軍很相似,他們在馳援北漢的過程中打了很多敗仗,譬如耶律沙同誌就曾經在白馬嶺被郭進打得丟盔卸甲,部隊在那次戰鬥中損失頗為慘重,但戰場上,局勢瞬息萬變,勝敗之事不宜太過較真,你不能說是因為將領們之前打過敗仗,就全盤否定他們在整個係列戰爭中取得的功勞。遼國中央領導層沒有這麼幹,他們特意舉行犒賞大會,目的就是要在全軍將士麵前總結一下此次與宋江交戰的得與失。

這是一次勝利的大會,這是一場總結的大會,這一天,上京城內格外喜慶熱鬧,北京大捷的消息早已經傳遍遼國各個部族,人們奔走相告,在熱情似火的夏季,享受著這番來之不易的勝利。

傍晚時分,參加這次盛大派對的人員悉數入場,耶律賢和蕭皇後也會場,遼國國寶級人物前財政部部長耶律塔爾也親臨現場,耶律塔爾歲年事已脯卻對國家政務處理有獨到的見解,在朝廷中的威望很脯耶律賢恨尊重這位充滿智慧的老宅所以這一次犒賞大會特地他老人家到場。

人員紛紛落座,兩位領導人也各自坐定,主持人見時機已到便走上前來,開始報幕。

“各位將軍,各位勇士,各位大臣,今天我代表皇上在此主持這次盛大的犒賞大會,我很榮幸能夠在這裏與諸位一起分享勝利,,有請皇上致詞。”話音剛來,會場內響起雷鳴般的掌聲。

耶律賢的身體一如往常,常年的病痛讓這位漢子顯得異常消瘦,盡管如此,今天他的心情看起來不錯,精神頭也比以往要好得多。

在蕭皇後的攙扶下,耶律賢走下台來,來到耶律塔爾的身爆他的雙手指著耶律塔爾,

“幾天前,我曾專門請教過塔爾老大人,我問他咱遼國為何能有今天這番事業和輝煌,他告訴我說,主要是因為我遼國朝廷上下一心,戰場上將士們奮勇,朝堂中大臣們盡責,君臣關係和睦,所謂政策才能得到有效的實施,隻有政策得到切實的執行,國家長有可能長期立於不敗之地。對此,我深有感觸。”

耶律賢停頓了一下,轉身走到群臣中間,帶著語重心長的語氣,繼續說道:“我大遼國的興盛離不開諸位的辛勤耕耘,所以今日我特意將諸位請到這兒,就是為了實現我的賞罰分明的許諾,此外,我也想趁此機會與各位商量一下,接下來我大遼國的外交策略。”

耶律賢朝著主持人大手一揮,主持人很快就明白了其中的意思,他拿著早已經起草好的嘉獎令當眾宣讀起來。

“嘉獎令:北京守將韓德讓同誌在戰爭初期確實存在消極怠戰的行為,鑒於其在隨後相持階段中,能夠及時修正錯誤,表現出從容不迫,指揮若定的軍事素養,從而得以在危局下安撫城內人心,堅強的守住了城池,從這一點來說韓德讓同誌功勞不小,聖上本著賞罰分明的原則,綜合功過分析,擢升韓德讓為遼興軍節度使;耶律學古同誌是我大遼國的福將,在此次解救北京行動中,耶律學古臨危受命,在關鍵時刻使出奇招通過挖隧道的方式到城內,與守軍彙合和耶律學古能夠及時重整士氣,加強城防力度,為援軍的到來贏得了寶貴的時間,其功勞不可謂不大,故而擢升其為保靜軍節度使,兼領北京馬步軍都指揮使一職;另外,耶律沙等人救援及時,方法得當,挽救北京於水深之中,所以功過相抵,朝廷不再追究此前白馬嶺大敗的責任;其他參戰將領,一律封賞,欽此。”

嘉獎令宣讀完畢,從這封嘉獎令裏大家可以看出皇上很高興,該賞賜的一一封賞,曾經有過錯的也都功過相抵,大家都撈到了實在的好處,將領們紛紛起身感謝皇上的隆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