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陝西省東北方向有個偏遠的神木縣,它的名字雖不錯,實際是個出了名的荒涼窮縣。傳說它的城東南不遠曾有唐人種植的兩株鬆柏,鬱鬱蒼蒼,枝柯相連,被當地人視為神木,元朝時遂被命名為神木縣。近幾年,神木鹹魚大翻身,一下闊了起來,全國人民都知道那裏的黃土與沙石下埋著大量的優質煤炭,是個盛產財富牛人——煤老板、煤販子的地方;據說,連東南沿海地區驕傲的妓女們也神往那裏:人憨、錢多。
閑話少說,我們回到元朝以前,回到宋朝,那時,它在朝廷的行政區劃上叫麟州,財稅方麵歸河東路節製。崇寧年間(公元1102——1106年),登基不久的徽宗皇帝下詔組織了一次人口普查,麟州上報的轄區戶口為3482戶,計8684人。在上推二十餘年,神宗趙頊執政期間,當地的常住居民為3790戶,流動人口為196戶,規模大致相當。
麟州雖地瘠人稀,但它是個極其重要的軍事要塞,由一係列城堡與軍寨組成。宋仁宗慶曆年間,宋政府高層就麟州問題開過一次討論會,由於爭論太激烈,最後沒有形成決議。會議的核心議題是采取什麼辦法削減麟州地區龐大的軍費開支,而又不降低防務標準?當時,麟州要塞周圍還有五個軍寨拱衛,分別是建寧寨、中堠寨、百勝寨、鎮川寨、清塞寨,它們一並組成(黃)河外防區,南屏陝北,東衛(黃)河東(今山西地區),駐軍編製約為2萬人,相當於現代的一個整編師。公元1043年公布當年的統計數字為,麟州駐軍耗糧7萬石,耗草料21萬束;五寨駐軍合計耗糧14餘萬石,耗草料40萬束。會議收到大臣們的提案歸納為四條:1、降低麟州的行政級別,廢州為寨;2、將麟州的治所東遷至黃河岸邊;3削減駐防兵馬的數量;4、增加城堡數量,招徠蕃漢民眾實邊。仁宗皇帝趙禎召令大臣歐陽修帶著問題巡查河東、麟州等地區,實地調查研究。歐陽修不負聖望,經過認真考察,提出了自己的解決方案,大意為:(1)麟州天險不可廢,廢之,則河東之郡縣不安。(2)重新配置五寨的兵力,核定建寧寨的編製為1000人,中堠、百勝、鎮川三寨各500人,裁撤下來的人馬,全部屯集於清塞寨,該寨位置最東,紮於黃河岸邊,河對麵即是糧草基地保德,這一方麵便於糧草供應,減少路途消耗,另一方麵又能迅速馳援其他各寨。(3)委任土豪為地方官長,隻給配置2000兵馬;土豪的最佳人選為建寧寨的王吉,王吉的幹部級別相當於知州,而且已有300多家農牧民依附於他。
讓土豪鎮守麟州不是歐陽修首創,有先例可尋。歐陽修有個官至朝廷供備庫副使的同事,名叫楊琪,他的曾組父楊信,就曾是麟州的刺史級別的土豪,我們楊家將的故事就從他講起。
楊信本名楊宏信,早年寂寂無名,他沒有顯赫的高幹家庭背景,但也不是貧下中農出身,估計是個地主或破落軍人世家子弟。楊信的籍貫很模糊,現代的很多研究者為此吵鬧爭辯,甲喊太原,乙說河曲,丙一口咬定是麟州,但誰也說服不了誰,看那陣勢再過一百年也難給楊信同誌落下確鑿的戶口。
這裏我們姑且依其中最有可能的一說,即承認楊信的家鄉在今山西河曲縣一帶。
時逢唐朝末年,天下大亂,契丹人經常擁兵南侵,兵鋒直抵晉西北。我們的楊信同誌動員自己的宗族及部曲成員,組織起了一支私家軍,修築防禦工事,積極自衛。開始時楊信對自己這支小隊伍很得意,覺的有兵就可當草頭王,因河曲盛產硫磺,境內有座死火山,他便自稱為火山王。後來見識多了,他慢慢學會了謙虛,改稱自己為火山節度使。
隨著楊信小成氣候,他的事業逐步與太原城、甚至與洛陽城裏的政治有了關聯。當時,楊信的領地靠近後唐大將石敬瑭的轄區,估計與石的人有接觸,他不得不變得更謙虛,降格成了火山刺史。
石敬瑭其人,族籍背景模糊,身份來曆不明。史書上說他“本出西夷”,後因隨沙陀人來的中原,就被當成沙陀人。他自稱是春秋時衛國大夫石蠟的後裔,但被懷疑假冒,“其姓石氏,不知其得姓之始也”。石敬瑭頗具軍事才能,作戰勇猛,為李嗣源的心腹愛將兼女婿。李嗣源登基為帝後,於公元932年(後唐長興三年),封他為河東節度史,兼大同、振武、彰國、威塞等地蕃漢馬步軍總管,治所設在太原。
李嗣源崩駕,其子李從厚與其義子李從柯爭奪皇位,李從厚失勢,逃跑時被石敬瑭逮捕,為李從柯立了大功;但他的權勢實在太大,大得令新皇帝不喜,猶芒刺在背。石敬瑭不糊塗,他知道自己被皇帝惦記著,也惴惴不安。那時,估計他無暇關心一下遠在邊境上的小人物楊信。
毛主席教導政治人物“要光明正大,不要搞陰謀詭計”,石敬瑭如果聽他的就好了,早早被李從柯殺掉,就不會為中原人民惹禍,遺臭千年了。可惜,石敬瑭沒有聽,他不但搞陰謀詭計,而且大搞特搞。公元936年,石敬瑭不斷向皇帝上書,陳述自己體弱多病,請求解除兵權,調往他處。
有時朝思夢想,苦苦想得到的東西,突然出人意料地到了眼前,反而讓人不安。皇帝李從柯就是這樣,他疑慮了一段時間,最後才咬咬牙,閉閉眼,答應了石敬糖的請求,下詔調他鎮守鄆州。
石敬瑭立即製造輿論,說皇帝計劃在路上殺他。他與部下商量要借生病為由拖延,觀察朝廷意向。石敬瑭的親信將領劉知遠說:“您久日帶兵,深得將士們的擁護愛戴。現今占據天險之地,兵強馬壯,假如就此起兵,布告天下,完全可以成就帝業。為何隻因一紙詔令就去自投虎口呢?”
身短頭大的大臉賊、掌書記官桑維翰隨聲附和說:“契丹國主一向與您約為兄弟,他們的部落就在離此不遠的雲州與應州。您若能推心置腹,降低身價侍奉他們,萬一出現緊急情況,他們可隨請隨到,還用擔心大事不成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