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世清 編著
一個企業如何才能長久地經營下去?那就是穩!在全球化競爭中,兔子和狼、羊和老虎共舞,由於各自實力不相當,不能奢求速戰速決,隻能步步為營,以守為攻。
把商品的質量看成是自己企業的生命,堅持保證自己商品優良的質量,讓顧客認為自己花了錢值得。
產品是一個企業最終的有形產出,它在一定程度上代表著一個企業全部創新的結果,是企業創新的載體。產品創新也是提高企業應變能力和競爭力的基本手段,是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動力和必然要求。產品創新不僅為企業帶來了生機和活力,還保持了企業長久的競爭優勢。
重管理和重創新,是穩定型經濟的兩個基本輪子。
對稱經濟是經濟形態,也是經濟增長方式,而再生型經濟與穩定型經濟是對稱經濟的一種技術形態與表現方式,二者是整體與部分的關係。
如果說,配置型經濟與周期性經濟以微觀型經濟為基礎,那麼伴隨著經濟的知識化、社會化、宏觀化、全球化,將是再生型經濟與穩定型經濟;配置型經濟與周期性經濟將成昔日黃花。經濟學範式與經濟發展階段是對稱的;同一個經濟學範式中的不同經濟學模式是對稱的。到了經濟全球化、經濟宏觀化時代,新自由主義、市場原教旨主義隻能走入曆史。這時再照搬西方工業經濟時期形成的經濟學理論來指導中國的改革與現代化建設,隻能是時空錯位。
新自由主義經濟學的本質特征:性惡論、私有製、個人主義、貨幣主義、金錢至上、配置(而非再生)經濟學、市場原教旨主義、資本原始積累理論、腐敗合理論、反對政府宏觀調控。西方新自由主義經濟學認為市場經濟和社會主義是對立的,認為搞市場經濟就不能搞社會主義。實際上,真正的市場經濟,隻能是社會主義;真正的社會主義,隻能是市場經濟——社會主義與市場經濟是對稱的。由於新自由主義經濟學對中國經濟現象解釋的片麵性,所以不但不能指導中國經濟穩定可持續發展,而且正是隨著周期性的經濟危機而產生自身的發展甚至生存危機,這些危機是對這些經濟學合法性的挑戰,也即這些經濟學合法性危機。
經濟周期化,是微觀經濟向宏觀經濟轉變過程中,缺乏相應的宏觀調控的配套措施而導致的現象,是宏觀經濟與微觀管理不對稱的產物。經濟周期化發展,是與經濟可持續發展與穩定型經濟相對立的經濟增長方式。一旦建立起有效的與宏觀經濟相對稱的宏觀調控手段,經濟周期將會消除;那種把經濟周期常態化的主流經濟學理論也將休矣。
經濟發展的五度空間模式揭示了知識經濟(層次)、全球化與多元化(空間)、超速發展(時間)、合作主導競爭與雙贏發展(性質)的相互關係。既然層次、時間、空間可以相互轉化,知識的重新洗牌將帶動經濟的重新洗牌,經濟全球化與經濟區域化是雙向同步過程,經濟上落後的國家有可能跨階段發展並後來居上;既然層次、時間、空間可以相互轉化,知識經濟時代的產業結構、特別是像我國這樣的發展中國家的產業結構,就應該是以創新業為先導、知識業為主導、製造業為核心、農業為基礎、服務業為配套的對稱型→再生型→循環型→生態型→穩定型結構,以取得可持續發展與超速發展。
穩定型經濟把生產力看成是社會係統的整體功能,不但可以處理好個別生產力和社會生產力的關係,而且可以處理好社會生產力的近期發展和長遠發展的關係。破壞社會係統的平衡,例如對自然資源的掠奪式、破壞式的利用,可以使個別生產力得到快速發展,甚至可以使社會生產力得到暫時發展,但不能使社會生產力得到長久發展。要使社會生產力得以長久、穩定發展,就必須處理好社會係統的平衡關係,包括生態平衡、和平的國際環境、社會安定團結、寬鬆的政治環境、有利於人才成長的環境。
穩定型經濟是經濟發展的五度空間模式的本質特征,是綠色經濟、對稱經濟的本質特征,與伴隨著周期性經濟危機的西方經濟學屬於不同的經濟學範式,是第一個中國人自己創立的經濟學體係《綠色經濟叢書》的重要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