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進城(1 / 3)

現在三人不斷的趕路,基本上都是筋疲力盡,盡顯一臉疲態。當青山三人感到這個三口時,看見前麵就是一個大的村落,村裏周圍的環境還是比較安靜和祥和,綠樹環繞,炊煙繚繞盡顯一片和平的氣氛。從表麵上那是根本看不出,這裏曾經是遭受過多次戰火的洗禮,青山幾人看見前麵坐落有序的房屋,不禁感到一陣高興,畢竟經過長途奔波,現在走起路來都是有點有氣無力,要是在沒有找到村莊,恐怕三人就隻有露宿荒野了。掩飾不了心裏的高興,特別是林氏母女兩人看見前麵的房屋,就像是回到了自己家裏一樣,似乎終於有了一個歸宿。

三人趁著這段時間歇息了片刻,就直奔前麵的村莊,雖說是直奔,但是跟散步的速度差不多。終於當三人趕到村裏時,太陽也開始落山了。青山三人來到村裏,找到了一戶人家寄宿,隨便吃了點東西就躺下了。青山進村之後,問過這戶人家,了解到:這裏是在左雲縣的一個小村,雖然表麵上看上去比較祥和,但是也隻是表麵上而已,因為就在這個村的前麵幾裏的地方就是明朝有名的關隘威魯堡,也就是說這裏有明朝的守軍在此鎮守。青山知道這裏是明朝的關隘,相應的也會有明朝的官兵在此鎮守,這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從這家人的房主就可以知道,雖然是居住在這裏,但是還是向往大明的靠南的地方。這家房主是一個老婦人,青山看出了她的憂慮和感傷,在結合前麵遇到的大明的匪兵,可想而知邊境的百姓的生命和財產受到了極大的威脅。青山就想知道為何這位老大娘會如此感傷,於是就問道:“大娘,既然這裏是明朝重要的關隘,相信韃子兵也不敢輕易犯禁。”老婦人聽見青山的問話,於是就道出了實情,果然跟青山猜想的差不多,雖然有大批的明朝士兵在此,但是韃子犯邊的事情也是常有的事,每次韃子來,大家都會跑進城裏去躲避,但是每次進城都會有所損失,不但帶不走的東西會被韃子損壞,就連進城官兵都要敲詐勒索一番,要不是故土難離加上在其他地方老人有沒有什麼親人,不然早就離開此地投奔去了。”青山聽完這話就沉默了,現在大明的百姓的確是十分淒苦,尤其是這北方邊境的百姓更加苦不堪言。老婦人的話在青山腦海裏回蕩,久久不能消散,這也給青山提了一個醒,這裏也不是安全的地方。青山現在哪怕是為了自己都不能在此常住下去,必須的趕到城裏去居住,這樣才能有很好的生命保障,再說現在青山身邊還有一對母女需要自己照顧,那自己就更加應該進城,於是青山打定注意,明天繼續趕路,到老大娘所說的威魯堡裏去。

當天晚上青山就把自己的想法跟林氏母女說了,兩人也都同意了,林氏開始還有點疑惑,然而小涵卻是絕對的信任青山的話語,就像百依百順般的點頭同意。青山也不是不講道理的人,知道村子裏的人對三人都十分友善,但是還是把自己所想的厲害關係說了出來,以及跟房主的談話也說了出來,林氏聽了,這才同意三人明天離開這裏,去往更加安全的威魯堡,但是還是有所疑問,就是現在三人身上基本上都沒有什麼錢財怎樣才能在城裏安定下來呢,青山聽了卻拿出男子漢的氣概拍胸脯保證有辦法,說道:況且自己身上還有十來兩銀子,相信一定能夠在城裏安定下來。也許是青山的行為讓人感到信服,也或者是其他的原因,最後三人才通過,於是就早早的睡下了。

青山雖然來之後世,但是對於掙錢這方麵還是缺少見識的,畢竟還是一個高中生,雖然有過外出務工的經驗,但是那也是在學校的推薦下,進行的,而且還是兼職。一開始那麼對林氏母女保證,就是不想讓兩人擔憂而已,現在既然打算離開進城,想到現在的情況,也不知道進城怎麼辦,也隻有走一步看一步了,但是青山也是一個樂觀的人,覺得任何困難都會迎刃而解的,渾渾噩噩的一天就在疲倦攏來的最後一刻結束了,青山也進入了夢醒,也許是白天趕路實在是太過於勞累了,青山睡得很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