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7章:絲瓜蔓上的黃花(1 / 1)

早晨,起得早了一些,洗罷冷水浴,就去散步了。

一路快步走來,不知不覺的就從醫院的另一側大門進了醫院。看時間尚早,就繼續在院裏轉了一圈,這一轉,就轉到我平時很少光顧的發熱門診和隔離區。我以為,沒有發燒病人隔離,這僻靜的小院會長滿荒草。殊不知,小院幹幹淨淨,窗明幾淨。甬道兩旁,花樹修剪的整整齊齊,大概是這個科室的醫護人員在這裏還種了絲瓜,絲瓜蔓沿著紅色磚牆爬上去,把牆頭罩的嚴嚴實實,有大大小小的絲瓜順牆吊下來。還有用鐵絲搭架通向二樓,空中掛了一行行長長的絲瓜。倒也有幾分田園風光,蠻有詩意的。

絲瓜蔓上開滿了黃花,還在孕育小小的絲瓜,即使結出了長長的絲瓜,絲瓜頭上照樣頂著黃花,鮮豔可愛。要說的是,這絲瓜沒有打藥施肥,純綠色食品。也不需要精心耕耘管理,純係自然生長。

看那牆頭上掛滿了黃花,也算是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這裏沒有喧囂和吵雜,在醫院裏也是難得的清靜之地。

記得在“SARS",“口蹄疫”,"手足口病"等流行疾病肆虐的季節,我們的醫護人員曾經堅守在隔離區,與親人、與同事分開,自己默默地承受著巨大的思想壓力和精神壓力,用自己的微笑和嫻熟的技術,為病人解除病痛的折磨,還要幫助他們解除巨大的思想包袱。

就在SARS(非典)最嚴峻的時候,年輕的護士堅守在病區,與隔離的發燒病人處在隔離區,既要護理他們的治療工作,還要做好他們的思想工作,就像一家人一樣,用愛心給於他們力量和信念,在精神上給予最大的支持。

當時,我們的一位護士長的女兒就在北京小湯山醫院隔離區做護理工作,她雖然身穿軍裝,但是,大口罩後麵那大大的眼睛還是一臉稚氣。

在央視記者的采訪下,她是那樣的鎮靜,那樣的沉穩。

兩地采訪同時進行,我們的護士長更加從容,她沒有流淚,也沒有豪言壯語。隻是很淡定地說:“女兒從事了護理工作,就選擇了奉獻,我支持女兒的選擇,相信她也能做好本職工作,也會順利地完成任務,因為她是新一代的軍人,她也是護士的女兒。”

她們母女不就是像黃花一樣純潔高雅,“戰地黃花分外香”,她們母女就是兩代天使,用她們的愛心,為多少患者解除了病痛,也一樣贏得了人們的尊敬和讚譽,感動著許許多多老百姓。

當時,我被借調到“非典辦”工作,經常是到各醫院去,和新聞媒體一起與發燒疑似病人麵對麵接觸采訪,二十四小時工作是經常的。我也一樣沒有怨言,堅守在工作崗位上,用自己的微薄的力量,做力所能及的工作。

今天看見黃花,又想起了那一刻,在這個小院裏,在這幢兩層小樓裏,有許多可歌可泣的故事,鮮為人知。但是我記得他們的點滴故事,也曾經用我的筆杆子,用我的熱情和真心,記錄他們的感人事跡和心路曆程,謳歌他們,讚揚他們,他們的故事在我的筆下廣為傳頌,他們的精神激勵著醫院同仁,也同樣激勵著我。

戰地黃花分外香。我還是喜歡這句詩,我們的醫生,我們的護士,就像這黃花一樣,絢麗、燦爛,不求華貴,但求真實,用自己的辛勤工作和努力,為更多的患者服務,用愛心喚醒他們對生活的熱愛,對親人的熱愛,對社會的熱愛。

天使,黃花向你表達敬意,我也向你們表達敬意!

黃花,金燦燦,開在詩意的秋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