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潔顯然有些不滿,但她也知道不能強硬到底,“好吧,既然你們意見一致,那我們就再爭取一下。隻是張翰軒,你得明白,商業運作是每個藝人都逃不開的。我們會盡力爭取你的自由,但你也要為整體考慮。”
張翰軒沒有說話,隻是點了點頭。會議室裏的氣氛稍微緩和了一些。
~~~~~~~~~~
會議結束後,張翰軒獨自回到了工作室,內心依然波瀾未平。
他撥通了蘇晴的電話。雖然知道她在國外,時差很大,但他需要和她聊聊,至少她總能讓他冷靜下來。
電話接通後,蘇晴的聲音從另一頭傳來:“怎麼了?聲音聽起來不太對勁。”
“公司想讓我簽一份唱片合約,但我不太確定。”張翰軒簡潔地描述了會議情況。
“我猜他們想讓你走更商業化的路線?”蘇晴聲音中透著關心。
“嗯。”張翰軒歎了口氣,“他們想讓我成為偶像,但我不想放棄自己的音樂風格。”
電話那頭沉默了片刻,蘇晴緩緩說道:“軒哥,你知道嗎,商業化不是壞事,它能讓你的音樂走得更遠,被更多人聽到。問題在於,你能不能在這個過程中保持自我。”
“但他們希望我迎合市場,這和我一直以來的堅持是衝突的。”
“我知道。”蘇晴笑了笑,“但我相信你可以找到平衡點。就像你以前說的,音樂的核心是表達自己,而商業運作隻是幫助你把聲音傳播得更廣。隻要你不失去初心,商業化也可以是讓你的夢想變得更大的一部分。”
張翰軒聽完蘇晴的話,心裏稍稍安定了一些。
“所以,你覺得我應該簽下合約?”張翰軒問道。
“我覺得這取決於你自己。”蘇晴語氣柔和,“隻要你不覺得違背了自己的音樂信念,我會支持你的每一個決定。”
張翰軒笑了笑,“謝謝你,我明白了。”
掛斷電話後,張翰軒看著桌上攤開的合同,心中的糾結並沒有完全消失,但他開始思考著如何在這場博弈中找到屬於自己的平衡點。
~~~~~~~~~~
第二天,公司和唱片公司的談判繼續進行。
張翰軒站在會議室外,透過玻璃牆看著裏麵激烈討論的雙方。他的團隊,特別是王峰,正在盡力為他爭取更多的創作自由,而唱片公司的代表則一再強調市場需求和流行趨勢。
“如果他能堅持自己的原創風格,這張專輯也會更有辨識度。”王峰堅定地說。
“但市場證明了,流行路線更有保障。”唱片公司的人反駁。
張翰軒沒有進會議室。他知道最終結果不全在他手中,但他相信,經過這場博弈,他終究會找到屬於自己的音樂之路。